今日分享:《孝经》谏争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意思是: 曾子说:“对于孝道中的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几样,弟子已经牢记在心。再请问老师,为人子的做到不违背父亲的命令,一切都听从,这算是尽孝道吗?” 孔子说:“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过去天子设有专门直言劝谏的大臣七人,纵使无德,也不至于失去天下;诸侯设有专门直言劝谏的臣子五人,纵使无德,也不至于失去邦国;卿大夫设有专门直言劝谏的臣子三人,纵使无德,也不至于使家族遭受大祸;士人有敢于直言劝谏的朋友,则不至于身败名裂;父亲有敢于劝谏的儿子,则不至于做出不义的事情。因此,如果父亲要行不义之事,则儿子不可以不劝谏父亲;如果君王要行不义之事,则臣子不可以不劝谏君王。因此,面对不义之事,就一定要劝谏。一味盲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能算是尽孝呢?” #国学文化 #国学智慧 #正能量 #弘扬和传承民俗文化 #孝经
00:00 / 02: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夏雪梅3周前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译文】曾子说:"有关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孝道,已经听过了您的教诲。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就可称得上是孝顺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呢?这是什么话呢?从前,天子身边有七个直言相谏的诤臣,纵使天子是个无道的昏君,他也不会失去其天下;诸侯有直言谏争的诤臣五人,即使自己是个无道君主,也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卿大夫也有三位直言劝谏的臣属,所以即使他是个无道之臣,也不会失去自己的采邑;普通的读书人有直言劝诤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声就不会丧失;做父亲的有敢于直言力诤的儿子,就能使父亲不会陷身于不义之中。因此,当父亲有不义之举时,做儿子的不可以不向父亲直言相劝;不义之事如系君王所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直言谏诤。所以对于不义之事,一定要谏诤劝阻。如果只是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称得上是孝顺呢?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0
00:00 / 04: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24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5: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0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王对自己的称呼全是“寡人”,而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前,各个国家的君主也都是自称为“寡人”或者“孤。”“孤”和“寡”在现代人看来,确实是寓意不太好的两个字,然而在古代的君主们看来,这其实就是最高地位的象征。现在来看“朕”这个字是由“月”和“关”组成的,但其实在秦始皇选用这个字的时候,它的大致形状还是由“舟”和“灷”组成的,所以当时“朕”这个字写作“舟灷”。“舟”字本来是指用来渡河的船,看上去好像和“我”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是舟必须要在水面上行驶,而水又是大家生存下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从古人常说的:“国不可一日无君”中就能看出,君主也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所以用“舟”来代指也可以说得过去。更何况先秦时期的主要以渔业和狩猎为主,拥有舟的人,就拥有了捕鱼的权利,而拥有的舟越多,捕到的鱼就越多,财富自然也就越多。“灷”这个字的主要部分就是火,也可指火种的意思,在部落时期,大家依水生活,而火种就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物件。要说一个部落中,最有资格掌握火种的人,绝对非部落首领莫属,所以“灷”这个字也可以从侧面解释为权利中心的象征。所以综合而看,“朕”这个字确实可以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利和财富,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称呼。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65
00:00 / 08: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82
00:00 / 08: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6: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