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
00:00 / 05: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圆明园遗址公园 圆明园,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 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圆明园开始兴建。清雍正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乾隆帝继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1860年,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清朝灭亡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建国后,中国政府对圆明园开始了保护整修工作。 圆明园大量仿建了中国各地特别是江南的许多名园胜景,其主要建筑类型包括殿、堂、亭、台、楼、阁、榭、廊、轩、斋、房、舫、馆、厅、桥、闸、墙、塔,以及寺庙、道观、村居、街市等;建筑平面布局共有38种。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部分建筑包含大量宗教元素。 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圆明园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19年12月31日,圆明园遗址公园景区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76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4: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中央美院再造数字化圆明园四十景 今年是圆明园罹难165周年,在“圆明园研究与保护2025学术研讨会”上,圆明园遗址管理处和中央美术学院共同打造的《圆明园四十景数字化复原及应用》成果正式发布。未来观众将可以依托这一技术,亲身走进数字化复原的乾隆九年前后全盛时期的圆明园。 该项目是由圆明园管理处与中央美术学院人工智能与数字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历时两年合作完成。通过整合多源历史资料,对清代宫廷画家唐岱和沈源绘制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四十幅分景图进行对位、拼接与校准,组成一幅完整的圆明园四十景全景图;运用中央美术学院复原团队自创清代官式建筑模型数据库及参数化设计、模块化搭建等行业领先数字技术,辅以三维扫描、GIS等技术,完整地呈现了清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圆明园四十景的整体壮丽风貌。实现了建筑、植被、水系的精准还原,更以高精度三维数字模型的实时渲染与动态交互,再现了不同时间与气候条件下的圆明园盛景,不仅让湮没于历史中的万园之园以数字形态再度“复活”,还清晰地展现出大量古画中未能直观表达的图像信息及不同分景之间的空间关系。目前,该成果已部分应用于圆明园多个VR文旅项目,并成为海淀区“三山五园数字资产数据库”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 #圆明园#三山五园 #复原 #中央美院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