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一门三文豪,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千古名篇,更是一种足以照亮后世的家国情怀与人生智慧。 一敬父亲苏洵。 一介布衣,二十七岁才始发愤读书,却凭真才实学名动天下。他亲手栽下的读书种子,在“读书用世”的家风滋养下,长成了参天大树。这份父亲的格局,是兄弟二人一生不曾迷失的航标。 二叹兄长苏轼。 他的功业与光芒,竟大多绽放在被贬谪的荒远之地。在杭州,他留下苏堤春晓;在惠州,他“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即便到了天涯海角的儋州,他依然开办学堂,把文明的种子撒遍蛮荒。 而最令我动容的,是他在生命的尾声,从儋州遇赦北归,夜渡大海时写下的诗句:“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历经所有苦难与污蔑,他的内心如同雨过天晴的海空,那般光明、坦荡与纯净。 更让我感动的是苏轼与王安石的金陵之会。昔日政敌,相逢一笑,超越恩怨,成就了君子和而不同的千古美谈。 三是感弟弟苏辙。 人如其名,沉稳内敛,是风雨中走得最稳、最远的人。他的文章,被兄长赞为“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在生活中,他更是苏轼最坚实的依靠,那份“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的手足情深,让人感动。 这部纪录片,让我一步步感受到了中国文人最了不起的风骨:政治生命或许坎坷,济世之志却从未湮灭;身虽受困于贬谪之土,精神却能筑起不朽的文化丰碑。 #唐宋八大家#三苏风骨,如明月清风
00:00 / 06: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