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重读我的宝藏课本 #高中#原创视频 #正能量 #传统文化 #每日分享 《兰亭集序》作者简介作品注解赏析 一、作者简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说321年—379年),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他出身名门望族,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而《兰亭集序》是他中年创作的"天下第一行书",既是书法巅峰之作,也是文学史上的抒情名篇,因当时与友人兰亭雅集有感而作。 二、作品注解赏析 (一)核心注解 - 修禊(xì):古代民俗,三月上旬巳日(后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沐浴,祈福消灾。 - 流觞曲水:将酒杯放在弯曲的水流上,杯停在谁面前,谁就饮酒赋诗,是雅集的核心活动。 - 放浪形骸:不受世俗礼法拘束,放纵身心。 - 彭殇(shāng):彭指彭祖,传说活了八百岁;殇指未成年而亡者,此处指"把长寿和短命等同"。 (二)作品赏析 《兰亭集序》是"文墨双绝"的千古名作,既有文学的哲思,又有书法的神韵。 从内容上,文章以"乐"起笔,描绘兰亭雅集的春日盛景——群贤毕至、山水相映,流觞赋诗的闲适让作者"极视听之娱";继而笔锋一转,由"乐"转"感",感慨人生短暂:无论是"悟言一室"的静者,还是"放浪形骸"的躁者,所求所乐终成陈迹,最终归于"死生亦大矣"的痛惜;最后以"悲"收束,否定"一死生、齐彭殇"的虚诞,点明"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永恒感慨,将个人情绪升华为对人类共同生命境遇的思考。@简简单单 @万明视界
00:00 / 06: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不暱 一作:不昵)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泄泄 一作:洩洩)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0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