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华3周前
如果没有刷题和考试,语文将是最浪漫的课。师生不必对着“这句话的表达效果”反复拆解,只需让南仁东院士在镜头里凝望天眼的眼神,悄悄住进学生眼底;不必为“段落的中心思想”标注关键词,只管让他二十二年踏遍喀斯特山区的脚步,在孩子们心里踩出关于“坚守”的诗行。当课本里的“家国情怀”,变成镜头里南仁东踏过的山路,语文便有了心跳。可太多时候,我们捧着课本讲“家国情怀”,不如纪录片里一个沾满泥土的镜头有力量;我们在黑板上写“理想与担当”,不及南仁东那句“我要建一个中国的大望远镜”来得滚烫。当“概括主要内容”的指令取代了沉浸式的感动,当“分析人物形象”的框架框住了心灵的震颤,语文本该有的温度,总在习题的打磨中悄悄冷却。这堂课没有习题,却让“坚守”二字,成了最深刻的笔记。今天看着教室里屏息凝神的孩子们,突然懂了:有人托着腮帮,指尖无意识地跟着镜头里的工程蓝图轻划;有人悄悄抹了抹眼角,大概是看到院士带病奔走的画面。没有答题模板的束缚,孩子们眼里的光,比任何标准答案都明亮。原来语文的浪漫从不是标准答案里的铅字,而是让南仁东这样的名字,成为他们未来人生里每当想起就会眼眶发热的光——是课本外的故事,让“天眼”的光,照进每个年轻的胸膛,也让文字里的精神,真正活成了心里的榜样。#记录校园生活 #南仁东 #语文 #教育 #庆华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