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54
11月20日彭博社电,政策制定者正在讨论全国性向新购房者提供抵押贷款利息补贴、提高购房者的所得税退税、降低房屋交易成本等方案,虽然细节仍在商议,但方向已经非常明确:政策正在从“托底房企”逐步转向“修复购房者信心”。 这轮政策的核心目标,不是推高房价,而是稳定预期、防止市场继续下滑对金融体系产生外溢冲击。经历了四年的调整,许多潜在购房者的需求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被收入预期和市场情绪压抑了。利息补贴、税退等工具,能在短期内提升边际购房能力,特别是一线及强二线城市的首套和改善性需求。 当然,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人口增速放缓、部分城市库存偏高、居民仍在主动去杠杆。这意味着一次政策很难让市场全面反转。但也不必过于悲观。过去一年里,政策工具箱一直在扩容:融资“白名单”、保障房收储、供给侧优化、降低首付与利率,多项政策已经在并行推进。 当前更现实的路径是:通过组合拳稳住主要城市的成交与预期,把下行风险控制在可管理范围内,同时为更长期的供给侧改革赢取时间。 简单来说,中国房地产市场不会V型反转,但也没有失控风险。短期看政策力度,中期看就业收入,长期看城市分化。这一轮讨论中的新政策,更像是为市场“托一层底”,而不是“拉一根线”。#财经 #金融 #房地产 #楼市 #房价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79
根据彭博房产调研及相关权威机构数据,2025年10月中国楼市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分化特征。尽管传统"金九银十"旺季效应减弱,但在政策持续发力和"好房子"概念推动下,核心城市新房市场展现出一定韧性,而二手房市场仍面临较大调整压力。 一、全国楼市整体概况 1.1 市场规模与成交情况 2025年10月,中国房地产市场延续调整态势,但降幅有所收窄。根据彭博基于国家统计局数据的分析,全国新房价格同比跌幅从8月的2.8%收窄至9月的2.2%,显示市场正处于筑底过程中。 从成交规模看,10月市场表现不及预期。根据克而瑞数据,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2530亿元,环比仅增长0.1%,同比大幅下降41.9% 。这一数据反映出在高基数效应和市场信心不足的双重影响下,即使在传统销售旺季,房企销售压力依然巨大。 值得关注的是,新房市场供应出现"腰斩"现象,10月绝对供应量为年内次低,仅高于2月 。供应端的收缩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房价,但也反映出开发商对市场前景的谨慎态度。 1.2 价格走势分析 根据中指研究院百城价格指数,2025年10月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新房微涨、二手房续跌"**的分化格局 : - 新房价格: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973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28%,同比上涨2.67% - 二手房价格:100个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3268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84%,跌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同比下跌7.60% 从城市能级看,价格分化明显 : - 一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52%,同比上涨6.60% - 二线城市:环比上涨0.31%,同比上涨1.86% - 三四线城市:环比下跌0.14%,同比下跌1.42% #楼市 #房价 #房地产 #买房 #投资
00:00 / 17: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97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1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59
【20251113】彭博社最新消息: 2025年11月12日,彭博社电,高盛将中国降息预期推迟至2026年一季度。在央行释放将以更耐心方式引导经济的信号后,高盛等国际机构撤回了年内进一步宽松的判断。央行在周二报告中重提“跨周期”政策调整,该表述时隔一年后重现,凸显政策重心转向中长期结构平衡,而非短期稳增长。 这一信号迅速改变市场预期。高盛经济学家据此将中国下一次政策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时点,从2025年底延后至2026年第一季度。他们指出,央行愿容忍信贷增速进一步放缓,不会急于全面宽松。事实上,尽管年初货币政策立场从“稳健”转为“适度宽松”——为2010年以来首次——但全年仅在5月降息10个基点,宽松幅度远低于“大放水”预期,政策克制超乎市场想象。 浙商证券亦认为,2025年底前降息或降准可能性已显著降低,全面宽松更可能留至2026年初,为明年经济平稳开局提供支持。此前,花旗集团与彭博经济已相继修正观点,预计年内无进一步降息,市场共识正逐步形成:政策节奏将更为审慎。 尽管面临第二轮中美贸易战压力,中国经济展现韧性,叠加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提振信心,股市连续数月走强。但决策层保持冷静,未因市场回暖而加快刺激步伐。 市场运行平稳:周三央行将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设在2024年10月以来最强水平,但汇率波动有限。10年期国债收益率稳定在1.8%,1年期利率维持1.4%,反映流动性预期总体平稳。 潜在风险仍存:若政策支持长期不足,可能延缓通缩缓解,延长房地产调整周期,持续抑制消费信心。结构性问题若未及时应对,将影响经济长期健康。 彭博经济认为,当前仍需政策支持以应对价格战对企业利润的侵蚀。但经济下行压力边际缓解,反而可能成为推迟行动的理由。央行大概率将在2025年底前按兵不动,静待更明确的经济信号。#降息 #降息降准 #降息有什么影响 #降息了你的房贷能省多少 #房地产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17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