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生命在于静止,宜改为生命在于宁静】(朱伟常)怀着浓厚的兴趣,阅读了张文江的《生命在于静止》一书,闭卷思之,委实获益匪浅。乍看名,自然想到伏尔泰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张先生的"生命在于静止"恰恰与之相反,这难道是作者故作惊人之笔?事实恐非如此,我认为这是张先生愽洽古今、贯穿中外,研究我国传统气功学所得的真知灼见。"生命在于运动",原是一句颇有哲学意味的话,所以人们可有不同的理解,但如果从保健和养生角度去看,则提示适量提高代谢率,是保持和增进生物体健康、延长其寿命的途径。然而张文江先生却对此提出了疑问,他以为"促进新陈代谢和延缓衰老是矛盾的"。在书中,列举了本世纪中、外报章所载的诸多科技动态,如辽宁省泥炭层中的千年古莲子发芽开花、广东观澜亭下的古龟活了二百多年、苏联冰川中的百年娃娃鱼复苏等,认为这些现象莫不予人以重要启迪,即对于生命而言,虽然一刻也不能停止新陈代谢,但事实证明如果最大限度降低新陈代谢率,却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延长生命的期限。这实际上意味着人们向所认识的生命的正常新陈代谢状态,并不是生命存在(在生理意义上)的最佳状态。古莲子生命现象的启示,又使张先生联系到中国传统气功的"以静养生"。对于这一问题,在《庄子》中早有记载,即黄帝与广成子的一段对话"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云云。张先生指出,这段文"強调了躯体和思想的高度静止",它是养生的根本方法,这就是"生命在于静止"。传统气功学正是这种"以静养生"思想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生命在于静止"的提出,确实別开生面,它乃是张文江先生所揭示的中国传统气功养生原理之真谛。问题在于传统气功包括静功与动功,这两者是否都符合于"静止"呢?首先,以静功而言,其基本原理是"从后天返回先天",它包括从后天呼吸(口鼻呼吸)返回先天之神(元神)。值得注意的是张先生指出了这种理论的不严密及牵强附会之处,认为气功入静的丹田起伏(先天呼吸)只是肺呼吸微弱后腹部自然出现的运动,而不是肺呼吸的另一种呼吸。同时,识神是思想意识活动,元神实为大脑皮层的调节功能,它们的概念不一,因而前人所说的从后天之神返回先天之神,实是不可能的。虽然如此,张先生提醒,这种理论却告诉我们一个重要问题,即识神支配着人的一切活动,是精、气、神消耗的主要途径,多一分识神,就少一分元神,因此,"养生的根本任务就是减少、停止识神的活动"。
00:00 / 05: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58
00:00 / 04: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32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9: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9
00:00 / 09: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