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与呜2月前
35分钟精读 | 用好这本书,人生真的可以从此开挂 一本书可以打败拖延、终结内耗、治愈创伤、解决讨好型人格,逃离虚无,真的吗?《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他可以被我误会好多年。今天争取用35多分钟的时间带大家读完。我这人有一个毛病,越是畅销的非文学类书,尤其心理学相关的我越不喜欢看,总觉得沾点毒鸡汤。这不怪我啊,这书名起得太像那么回事儿了。但随着身边接受心理治疗的朋友越来越多,常常提到这本,我就看了,发现里面有很多论点竟然跟我这几年自己的一些心得有一些不谋而合。所以我会在这里面的推导里加入我自己的一些主观解释,我觉得也会更方便大家理解。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们必须要了解三个人:首先是阿德勒。他是与弗洛伊德和荣格齐名的心理学三大巨匠,他的理论是个体心理学,弗洛伊德和荣格在国内会更出名一点,尤其弗洛伊德的创伤和潜意识论、所谓的荣格八维最近也更流行一些。阿德勒和他们的理论不仅是不一样,甚至是完全相悖的,这也让他离开了弗洛伊德心理学团体,发展出了自己的理论。 然后是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岸见一郎,是一个哲学家,日本阿德勒心理学的领军人物,他也一直在研究古希腊哲学,写了一本《阿德勒心理学入门》。当时还是一名自由作家的古贺史健在一家书店偶然看见了这本书,大受震撼。 这里的例子确实非常的极端理想,因为他本意就是为了举例子让你有感受而已。我们应该分清楚一个理论和实操之间的应用关系。这些理论,你说他是心理学也好,哲学也好,他提供的是人生观的一个底层逻辑。注意啊,我们的所有的人生的底层逻辑本来就是都很理想化的,比如我核心的底层逻辑是,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我要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实操上我一定会做一些相对不善良的事情,比如我会给不好的商家打差评,我会对不好的评论反击。这不影响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这件事情的底层思维。 同样,这一套的关于自由是不怕被讨厌、课题分离、共同体感受、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他们统统是一种视角。在你迷茫的时候想起来还有这样的一个思维,在你拖延的时候想起自己还有当下,在你教育小孩的时候你总是会把自己拽回来一点想一想,我应该更多引导和鼓励,在抱怨对象没有看到你默默洗的碗的时候想到自己初衷就是为了洗碗为了干净的家本身。是一种解放自己的思维。 #听书 #阅读分享 #被讨厌的勇气 #讨好型人格 #自我提升
00:00 / 34: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56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我心目中可以作为人生之书的几本好书~大家可以看一看一定有所收获~ 第一本是《曾国藩传》跟曾国藩学习处世之道,培养日常好习惯,打好基础。 第二本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故事里面人物的生活都非常曲折,他们经历过离家出走、打架斗殴,拐Mai 儿童,夫妻出gui等各种大事件,最终总结出一句话,这句话顶一万句。 第三本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本安抚浮躁情绪的好书,文字优美,情感细腻,乐观积极。 第四本是了凡四训,他教会了我人不能认命,有梦想就要努力追逐,我们可以接受竭尽全力后的放下,但决不接受自甘堕落的躺平。 第五本就是伍尔夫的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这让我想了《我的阿勒泰》里面那个放弃写作的家庭妇女,编辑痛心疾首的说,女人还是要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这个“房间”说的就是自己的爱好,事业,光明的未来。 第六本是我的人生之书《飘》,我基本见人都会推荐,我爱女主斯佳丽,我爱她毫不掩饰的自私,为人处事的精明,也爱她为了整个庄园和所爱的人去抗争的大女主心态。她总在遭受苦难的时候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放下情绪,努力做事。我爱她从来不把命运放在别人身上,坚持一句父亲说的话:唯一值得你去卖力,战斗,甚至拼命的唯有土地。#读书成长 #好书分享 #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好书推荐 #人生之书
00:00 / 02: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07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