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8
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鎏金银竹节薰炉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宛如烟波缥缈的海上仙山|||1981年,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在陕西兴平汉武帝茂陵1号无名冢1号丛葬坑附近出土,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里十八件国宝级文物之一,这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属于国家一级文物。 “九”在我国古代象征最高数字,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熏炉有九条龙装点期间,炉盖口外侧铭文一周三十五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斤十二两,四年内官造,五年十月输第初三”。 底座圈足外侧刻铭文三十二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一斤,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输第初四。” 这说明,鎏金银竹节铜熏炉铸于建元四年,由未央宫管理寝卧事宜的官员保管。 阳信公主封邑在阳信,在汉武帝刘彻即位后,被尊为长公主,因此被称为阳信长公主。她与弟弟汉武帝刘彻关系要好,这件熏炉或许就是汉武帝赏赐给阳信长公主的贺礼。 中国自古就有熏香习惯,战国时期人们就在室内放置薰炉焚烧香草净化环境。《事物纪原》中记载:“黄帝内传有博山炉,盖王母遗帝者。盖其名起于此尔,汉晋以来,盛用于此。”帝王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信奉方士神仙之说,造型似海上仙山的博山炉就在这种风气影响下产生。 汉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用这样的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烟火气不大,香味浓郁,放置在博山炉里冉冉升腾,就像进入了飘渺的仙境,博山炉因而在汉代广为流传。必打卡博物馆 #感受博物馆的力量 #陕西历史博物馆 #让文物抖起来 #国家文物 #西安旅游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14
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5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0
#陕西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西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在秦汉馆哦,别走错地方啦。1981年出土于陕西省兴平市茂陵。通高58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3.3厘米,整体采用青铜质地,通体鎏金鎏银,工艺精湛。由底座、竹节形柄、炉身和炉盖四部分组成。底座上透雕着两条昂首张口的蟠龙,咬住竹节形的长柄。竹节柄分为五节,每节刻有竹叶,上端又有三条蟠龙托起炉身。炉身为博山形,下部雕饰蟠龙纹,底色鎏银,龙身鎏金。炉体上部浮雕四条金龙,龙首回顾,龙身从波涛中腾出,造型奇特。整件熏炉共有九条龙装点其间,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九”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最高数字的象征。鎏金银竹节铜熏炉出土于汉武帝茂陵的陪葬坑,据推测,它原本为未央宫的生活用器。未央宫是西汉皇家宫殿,象征着皇权的中心。 炉盖口外侧刻有铭文:“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斤十二两四年内官造五年十月输第初三”,这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熏炉制造、重量和时间的宝贵信息。 鎏金银竹节铜熏炉不仅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更承载着一段历史的佳话。据铭文和历史文献记载,这件熏炉在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被汉武帝赏赐给了他的姐姐阳信长公主(又称平阳公主)和卫青。平阳公主成功推荐卫子夫给汉武帝,促成了一段佳话。后来,平阳公主又嫁给了卫青,这件熏炉可能是作为他们新婚的贺礼。熏炉的出土,不仅让我们得以窥见西汉宫廷的奢华生活,同时也好像看到了卫青出身卑微,逆袭开挂的一生。#汉武帝 #卫青将军 #西安 @陕西历史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安博物院 @肖战工作室 @言承旭 Jerry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7
00:00 / 06: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74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