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生态鱼缸底砂的选择,经验及操作分享 我的鱼缸底砂通常采用火山石、水草泥、溪流石的组合。 我开缸先铺火山石,再铺水草泥。网上也有先加水草泥再铺火山石的教程,两种方法都行,看个人选择:水草泥在上面方便水草生长扎根,火山石在上面利于培养硝化细菌。 铺底时,先在鱼缸底部铺 1-2 厘米厚的火山石。它的主要作用是培养硝化细菌,价格便宜,十多块钱就能买 10 斤。尺寸推荐 5-8 毫米的,太大不利于种水草和清洗。 火山石铺好后,覆盖 4-5 厘米厚的水草泥。水草泥是培养水草的主要基质,我常用尼特利的(选择很多,只要不是假水草就行),虽然十多块钱一升,价格不菲,但品质有保障,加水后不浑水。水草泥能直接与水草接触,便于水草扎根,提供肥力,很适合新手种水草,再配上一定阳光,种阴性草毫无难度。不过水草泥有个缺点,两到三年会粉化,好在我对一个缸的观赏期通常不到一两年,到时候重新打理就行。@尼特利Netlea水族 水草泥上面可铺一层薄薄的溪流石,它主要起装饰作用,可有可无。 有小伙伴问,不用水草泥,只用火山石或溪流石能不能种好水草? 答案是肯定的。水草泥只是水草扎根生长的基质,用火山石、陶粒、溪流石等代替也可。 室外鱼缸可用泥土代替水草泥。 我那个花盆改的鱼缸,底部铺泥土,上面铺火山石,因在室外,水草长得很好。 树脂古法鱼缸,底部是泥土加水草泥,再加滤材和火山石。因为里面种了睡莲,需要较厚的基质,直接用水草泥太奢侈,所以下面铺了较厚的泥土,这个鱼缸在楼顶露台运行一年多,没出现问题。 总的来说,室内玻璃鱼缸推荐火山石加水草泥;室外阳光好的话,全用火山石、火山石、溪流石也可以。 【火山石】 多孔结构=硝化细菌的“公寓”,可大量吸附氨、硫化氢等有害物;同时缓慢释放矿物元素,帮助稳定水体 pH。价格低、不粉化,本身不含植物营养,单用不利于水草扎根。 【水草泥】 内含氮、磷、铁等水草所需营养,是“自带肥料”的底床;颗粒轻软,草根易穿透固定。弱酸性水质更适合绝大多数水草,新手易出状态。缺点是 2–3 年会粉化,需要翻缸。 【溪流石】 天然圆润、色泽自然,专门用于营造“溪流”造景;颗粒间隙让残饵、鱼便下沉,方便抽污。表面可附着硝化菌,但孔隙远小于火山石,几乎不提供养分。不粉化、不改水质,适合原生缸或底栖鱼类。#鱼缸里的大自然 #我的鱼缸底砂 #养鱼日记 #鱼缸造景 #生态缸 @DOU+小助手
00:00 / 0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26
三无古法鱼缸水草及底沙盘点(材料清单一) 我的鱼缸底砂是火山石+水草泥+溪流石 前景与中景水草: 小水兰株型纤细,适合种植在鱼缸前方作为前景草,当前长势比初期更茂盛,叶片也更长,适应三无环境的能力强。 小宝塔呈绿油油的丛状分布,外形与绿菊相近,但优势在于不易掉叶,养护省心,是三无鱼缸的理想选择。 红丝青叶本可呈现红色,因阳台光照强度不足且未添加二氧化碳,目前以绿色为主,仅少量植株稍显红色,能清晰看到叶片脉络; 同属中景草的红宫廷补种后因无碳供应,新抽生的嫩叶略带绿色,但整体存活状态良好; 西瓜对叶叶片小巧,在有碳环境下叶脉会更明显,三无环境中虽叶脉不突出,却仍能正常生长。 后景水草: 日本高珍珠草是鱼缸后景的主力水草,不仅适配三无鱼缸,还具备极强的耐阴性,植株生长高度较高,若误种在前方需及时修剪。该品种养护门槛低,新手也能轻松驾驭,从去年一小杯无菌杯植株起步,如今缸内大部分水草均由其打头草繁殖而来,繁殖能力与适应能力突出。 水罗兰叶片偏大,虽有不少玩家反馈其易长得高大,但在当前鱼缸环境中,长势较为适中,与其他水草搭配和谐,未出现过度占据空间的情况。 蜈蚣草生长速度极快,此前已清理过大量植株,短时间内又重新萌发,生命力旺盛,即便养护经验较少,也能让其存活。 浮水与挺水植物: 睡莲海尔芙拉属于微型睡莲,专为鱼缸环境设计,相较于普通睡莲更耐阴,即便鱼缸仅依赖补光灯(日常无自然阳光,光照强度不足 1 万勒克斯),仍能持续孕育花苞,每次绽放一朵淡黄色小花,单花花期约 2-3 天,夜间会自然闭合,新抽生的叶片带有红色斑点,兼具观赏性与适应性。 浮萍类包含芙蓉萍、圆心萍、芝麻萍及少量槐叶萍(大部分已清理,仅角落留存一株),其中芙蓉萍与圆心萍、槐叶萍适合鱼缸环境,而芝麻萍繁殖能力过强,易快速泛滥且清理困难,不建议养护。 #古法鱼缸 #生态鱼缸 #水草 #低维护鱼缸 #睡莲
00:00 / 03: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8
00:00 / 0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