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4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1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重读我的宝藏课本 #原创视频 #每日分享 #传统文化#人生感悟 陆游《书愤》浅注·赏析: 该诗是诗人62岁闲居乡中时所作,满含壮志未酬的郁愤之情: 原文与浅注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释:①那:同“哪”。②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推进艰难。③楼船:高大有楼的战船。④瓜洲渡:今江苏邗江南长江边,当时江防要地。⑤铁马:披铁甲的战马。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当时宋金西部边界。⑦塞上长城:喻指能守边的名将,化用檀道济自比“万里长城”的典故。⑧衰鬓:年老疏白的头发。⑨出师一表:诸葛亮北伐前写的《出师表》,尽显北伐决心。⑩伯仲:喻指不相上下。 全诗赏析 1. 首联:忆往昔,抒愤懑开端。开篇追忆年轻时北望中原、渴望收复失地的豪情,那时满心都是报国之志,根本没料到抗金之路如此坎坷。一个“那知”满含懊悔与无奈,为全诗的“愤”奠定基调。 2. 颔联:绘战景,藏今昔对比。这两句是千古名句,概括了诗人亲历的两次抗金战事。雪夜中宋军战船在瓜洲渡御敌,秋风里战士骑着铁甲战马在大散关厮杀,两组意象勾勒出壮阔的战场画卷。昔日的英勇征战,与当下赋闲乡中的境遇形成强烈反差,满是壮志难续的辛酸。 3. 颈联:叹现状,写壮志难酬。诗人曾以“塞上长城”自许,立志捍卫国家,可现实却是壮志落空。如今对着镜子,只能看见自己早已斑白的鬓发。一个“空”字道尽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把半生奋斗无果的悲愤体现得淋漓尽致。 4. 尾联:借典故,明报国初心。诗人借诸葛亮《出师表》的典故,既推崇诸葛亮北伐的忠心与决心,也暗讽南宋朝堂上主降的庸碌之辈。同时表明自己即便年老,恢复中原的爱国热忱也始终未改,将个人郁愤升华为对家国的深切牵挂。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5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0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1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14
00:00 / 05: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4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7
00:00 / 04: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