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苏东坡续诗被贬黄州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翰林院学士,人们称他为苏学士。苏东坡才华横溢,文章写得好,诗歌写得好。但是知识再丰富的人也不可能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所以他有时候也会犯一些错误。  一天,苏东坡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当时的宰相。仆人把他带进王安石的书房,说宰相大人出去工作,马上回来,请苏学士用茶等一会儿。等了一会儿,主人还没有回来,苏东坡就走到书桌前,看到桌上摊着一首咏菊诗。这首诗还没写完,只写了两句:  “昨晚,西风穿过花园,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了一眼,不禁暗暗笑了起来:“西风”明明是秋风,“黄花”是菊花,菊花总敢顶风傲霜,耐寒耐冻。说西风“吹黄花满地金”不是大错特错吗?想到那里,苏东坡诗兴大发,无法克制,便提笔蘸墨,信手续写了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要和诗人仔细吟诵。” 苏东坡搁下毛笔,又呆了一会儿,见主人还没回来,便起身告别。此外,王安石回家后,到书房见到苏东坡的那两句话,只是摇了摇头,没有和苏东坡计较。之后苏东坡降到黄州当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九九重阳天气,连连刮了几天大风。一天,风停了之后,苏东坡邀请了几个朋友到郊区赏菊。菊园里落英五颜六色,满地铺金,西风萧瑟。这时,苏东坡突然想起了给王安石续诗的事,不禁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他突然后悔自己以前开过玩笑,赶紧拿起笔给王安石写信认错。#苏东坡 #民间故事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5: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苏东坡才是古代「考公卷王」天花板😭 苏东坡的科举之路,是「老天爷赏饭+自己拼命」! - 20岁惊艳京城,30岁拿「百年第一」 - 小时候的苏轼,妈妈程氏拿《后汉书》当睡前故事,讲到忠臣范滂被害,小苏轼突然问:「我当范滂,您愿意吗?」 - 妈妈回应:「你能当范滂,我就不能当范滂妈妈?」 - 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家教,难怪他后来格局这么大! - 爸爸苏洵,故意把好书藏起来钓儿子,苏轼为了看书到处翻找,不知不觉就把百家书读遍了 - 还跟着道士老师张易简扎扎实背了3年儒家经典,基础打得比城墙还牢! - 20岁那年遇到「伯乐」张方平,直接改写人生! - 当时苏洵想让儿子先考乡试,张方平一看苏轼就惊了:「让这俩孩子考乡试?简直是千里马跑小巷!」 - 立马写推荐信给欧阳修,还打破自己和欧阳修的恩怨,就为了送人才上位! - 欧阳修读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拍案叫绝到「老夫要避他一头地」,本来想给第一,怕是自己学生曾巩写的避嫌给了第二,拆卷发现是苏轼后,直接预言「30年后没人记得我了」! - 最牛的是嘉祐六年的制科考试! - 这考试比进士科难10倍,要写50篇策论+秘阁六论+皇帝亲考,苏轼直接考了「百年第三等」 - 要知道宋代制科一、二等都是虚设的,第三等就是天花板! - 全宋朝就两人拿到,苏轼就是其中一个,直接被任命为凤翔府判官,起点比别人高一大截! - 现在读他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才懂不是空话 - 没有天生的天才,是家庭教育里的格局、良师的慧眼、自己的拼劲,才让苏轼从眉山少年变成千古文人。 #苏轼 #苏东坡 #科举 #腹#苏轼气自#苏东坡#科举#腹有诗书气自华
00:00 / 06: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2: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