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蚂蚁集团刚发布的全模态AI助手"灵光",直接把AI玩成了"口袋里的全能创作手"! 先说说这"灵光"到底牛在哪?核心亮点就两个字:全能+高效。作为业内首个能全代码生成多模态内容的AI助手,它就像个会十八般武艺的帮手——"灵光对话"能让聊天带图带视频,比纯文字生动多了;"灵光闪应用"最绝,你用大白话描述需求,比如"做一个班级考勤表""弄个旅游预算计算器",三十秒就能生成可编辑的小应用,完全不用懂代码;"灵光开眼"更厉害,支持3D、音视频、地图等多种形式输出,比如你问"北京到上海的高铁线路",它直接给你画动态地图,比看文字直观一百倍。这不就是咱们普通人的"效率神器"吗? 可能有朋友纳闷,阿里最近咋这么拼?刚推完对标ChatGPT的"千问"APP,又让蚂蚁拿出"灵光",背后其实藏着大布局。首先是战略转向,阿里之前重点做企业端AI服务,现在砸下三千八百亿搞AI基建,要同时抓企业和个人用户,形成"双轮驱动"——千问主打综合AI助手,灵光聚焦移动端轻应用,覆盖不同场景。其次是抢赛道,2025年AI应用移动端月活已经突破七点二九亿,用户平均每月用原生AI应用的时间高达一百一十七点七分钟,比手机厂商自带的AI助手多二十多倍,这么大的用户红利,阿里肯定不想错过。 其实"灵光"的上线,也暴露了AI行业的三大明确趋势。第一,移动端AI成主战场,QuestMobile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移动端AI应用插件用户已经达到七点零六亿,三个月就增长了九点三个百分点,比PC端热闹多了。第二,多模态是必争之地,现在顶尖AI都不只是会说话,而是能看、能听、能画,谷歌预测2025年全球多模态AI市场规模能到二十四亿美元,未来十几年更是要涨到九百八十九亿美元。第三,开源+快速迭代成竞争关键,阿里、百度这些大厂平均三四天就更新一次模型,把移动互联网的"小步快跑"搬到了AI领域 。 #蚂蚁灵光 #千问app #阿里最新消息 #AI应用概念 #大模型应用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
00:00 / 02: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11月16号,阿里没开发布会、没搞大宣传,就把号称“最强大模型”的千问APP悄悄上架了!这波低调操作,反而让人更好奇。 先给你们扒扒这APP的亮点,用过的都说绝!它就像个全能贴身助理,支持一百一十九种语言和方言翻译,开会录音秒转文字还能标重点,拍张体检报告能帮你分析指标,传份三十页的英文报告秒出两千五百字中文解读,连合同条款都能帮你揪风险 !最惊喜的是全功能免费,随便用 。 再聊聊千问App背后的功臣,就是开发者圈子里公认的“源神”——Qwen(千问)大模型。简单说,这模型就是AI界的“全能学神”!它有2350亿参数,每次推理虽然只激活220亿,但就像大脑只调动部分区域就能搞定难题,效率超高。更厉害的是它的“超大内存”——支持256K的上下文窗口,相当于能一次性读完一本长篇小说,处理长文本完全不费劲。 那阿里为啥偏偏现在推千问APP?这可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一场“AI时代的生死战”!之前阿里的AI主要服务企业,靠阿里云卖模型API,现在要转头抢咱们普通用户的手机桌面了。核心逻辑很简单:第一,技术成熟了,Qwen模型已经冲到全球第一梯队,有底气跟ChatGPT正面刚;第二,要抢“超级入口”,阿里想让千问APP成为一个“全能管家”,以后你订机票、点外卖、购物、办公,都能通过它一键搞定,把淘宝、高德、本地生活这些生态服务全串起来;第三,赚钱机会来了,C端是大模型最容易大规模变现的场景,阿里可不想错过这块肥肉。而且从数据看,阿里AI相关收入已经连续8个季度三位数增长,阿里云增速也冲到了二十六个百分点,这波C端布局就是要把技术优势变成实实在在的用户和收入 。 再说说大家关心的股市行情:11月17号,A股大盘整体下跌,但千问APP的消息直接点燃了AI赛道!宣亚国际直接“20CM”涨停,三六零、蓝色光标这些相关个股也大涨。赛道是好赛道,国海证券预测,千问APP可能成为新的高频超级入口,带动AI应用和算力产业链持续受益,而且IDC预估2025到2028年全球AI大模型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四十五个百分点,长期增长潜力没问题;其次,要选对方向,重点看两类企业:一是跟阿里生态深度绑定、能承接流量的,二是AI算力、开源技术相关的核心供应商,这些是真能受益。 #千问大模型 #阿里最新消息 #宣亚国际 #蓝色光标 #三六零
00:00 / 03: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2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