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9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7
00:00 / 00: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95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08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38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12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士族:历史舞台上的 “特殊群体”‼️ 士族,是世代以读书做官为业的家族,是通过学识与仕途的传承,从平民阶层中脱颖而出的特殊存在。“士族” 和 “世族” 相近,因为通常世代读书之人,大多也能世代为官。 在汉代,想要做官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其一,身份得是 “士”,就是以读书为业的脑力劳动者;其二,要通晓经学,这是对才能的要求;其三,需被举为孝廉,此为对品德的要求。当时,读书成本极高,能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少之又少。只有那些有条件专心钻研学问的家族,才能够持续有人入朝为官,这类家族便逐渐发展成为了士族。 士族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垄断仕途、控制舆论以及成为豪强。 先说垄断仕途。士族本身就有读书做官的深厚基础,子孙能够继承家族资源,比起普通读书人,他们更容易踏入仕途。而且,官员拥有推荐他人做官的权力,他们往往会优先推荐自家人,或者那些需要报恩的底层读书人。这些被推荐者与推荐家族会形成从属关系,成为 “门生故吏”。士族世代担任高官,就会出现 “门生故吏遍天下” 的局面,而这些人又会优先推荐士族相关人员,如此一来,士族对推荐权的掌控就越发牢固。此外,手握推荐权的官员之间还会 “投桃报李”,互相推荐对方阵营的人,最终,推荐权和做官权就被士族瓜分殆尽。 再看控制舆论。士族因为有着读书做官的根基,处于当时思想、文化、学术界的核心地位。他们能够团结名士,也就是社会上的贤达、意见领袖,以及太学生,即国家未来的后备干部。名士常常发表褒贬人物、议论时政的 “清议”,影响力巨大。而名士大多依附于士族,太学生也会呼应士族,这样一来,士族就借此掌控了舆论。 最后说成为豪强。东汉政权由豪强建立,长期以来,政权被外戚、宦官等豪强把控。士人原本多为中小地主,成为士族后,不断发展壮大,从原本的中小地主晋升为大地主,成为所谓的 “世家大族”“名门望族”,也称作势族、望族。与之相对的,那些没有权势声望的普通庶民之家,则被叫做 “寒门”“庶族”。 所以,士族既不是皇亲国戚那样的贵族,也不同于普通庶族,他们是 “半世袭的准贵族”,或者说是 “高级平民”:虽属平民阶级,却更为高贵;虽不能世袭官职,却能垄断仕途。而且,士族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远不止于汉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他们甚至能够左右朝代的更迭。直到后来科举制度出现,才逐渐打破了这种局面。
00:00 / 04: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