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7: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1
一、纵隔气肿:胸腔里的“不速之客” 首先要明确:纵隔不是器官,而是胸腔内的“夹缝地带”——它夹在左右两肺之间,里面装着心脏、大血管、气管和食管等关键结构,相当于人体的“生命通道”。 而纵隔气肿,就是本不该出现的空气或气体“溜进”了这个夹缝。这些气体可能来自肺泡破裂(比如剧烈咳嗽时肺组织“漏气”)、气道损伤(如气管插管意外),或是食管撕裂(呕吐太用力可能引发),就像给纵隔套了个“隐形气球”,会挤压周围的重要器官。 二、出现这些信号,别不当回事 纵隔气肿的症状很容易和“胃病”“心绞痛”混淆,但有几个核心表现格外关键,一旦出现要警惕: - 突发胸骨后疼痛:这是最典型的症状,疼痛像被按压或刺痛,深呼吸、吞咽口水甚至转身时会加重,还可能放射到肩膀或背部。 - 胸闷、气短:气体挤压肺部和心脏,会让人感觉“吸不上气”,活动后更明显,严重时即使坐着也会呼吸困难。 - 脖子“发响”或肿胀:如果气体扩散到颈部皮下,触摸脖子会有“握雪粒”的沙沙感,甚至能看到脖子轻微肿胀,少数人还会声音嘶哑(气体压迫了喉返神经)。 3. 诊断与治疗 - 诊断:通过胸部X线或CT检查可明确诊断,CT对少量纵隔气肿的检出更敏感。 - 治疗: - 少量气体且无症状:卧床休息、吸氧,避免剧烈活动,气体多可自行吸收,需密切观察。 - 大量气体或有症状:需穿刺排气或放置引流管排出纵隔内气体,同时治疗原发病(如修复食管、控制哮喘)。#医学影像 #医学科普 #纵隔气肿 #胸外科 #普及知识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8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