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63周前
聊完外星生命,再来说说人类自己,未来能否移民或开发这些海洋星球?简单讲,难度堪比登天。 • 首先是距离遥不可及,这里不再赘述。但即使真的飞了几百年抵达LHS1140b,人类也面临如何安家落户的问题。由于整颗行星可能没有一寸固体陆地,我们没法像登陆月球那样建基地。如果星球有天然的卫星或者环绕空间站,或许我们可以先在轨道建立太空基地,作为科研和生活据点。 • 从太空基地出发,再派登陆器下去,在海洋表面建设漂浮平台或者大型海上城市。其实在地球上,工程师就提出过建造巨型海上漂浮都市的构想,用来容纳气候难民或解决陆地资源不足。同样的思路可以移植到外星,我们可以打造一个核动力的巨型舰船,长期漂浮在外星海洋上,作为人类的移民基地。 这座海上太空船需要具备闭环生态系统,自己种粮食、产氧气和水,同时能抵御外星大洋可能出现的狂风、巨浪和强辐射。总之,技术挑战非常大,但不是没有思路。毕竟我们目前连地球深海都无法永久定居,在外星海洋长期生存更是难上加难。 • 另一种定居方案是水下基地,比如在较浅的海域下沉一座压缩空气充填的海底城,外面是厚厚的圆顶或者钢壳,把海水和高压挡在外面,里面维持地球大气环境。我们在地球其实也做过类似试验,只是规模很小。要在外星海洋建一座自给自足的水下城,工程量和风险可想而知。海水的浮力、腐蚀、海洋生物的影响都得考虑。不过有海水也有好处,那就是取之不尽的资源。 水本身就是氢能源的来源,通过电解可以制备氢燃料和氧气供呼吸。海水里还富含氘、氚等可用于核聚变的燃料,一旦人类掌握可控核聚变,在海洋行星上等于握有了无限能源,可以支撑城市运转和工厂生产。海洋中或许还有丰富的金属、离子、生物资源等,可以提取出来为我们所用。 •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人体自身的挑战,远离地球的环境千差万别,就算有宜人的20摄氏度海水,外星空气很可能无法直接呼吸。LHS1140b即使有大气,也未必含我们需要的氧气,极可能需要穿着宇航服或在密闭居所内生活。长期下来,人类生理也会发生变化,比如那边重力可能比地球高,移民者的肌肉、骨骼会变得更结实、发达。海洋环境湿度大,也许我们的后代肺活量会增加,甚至逐渐适应水下活动。 有人设想未来人类会通过基因工程让自己具备两栖能力,在水下也能自由呼吸,就像《海王》里的情节。不管是改造环境适应人类,还是改造人类适应环境,总之为了在异乡存活,我们需要极大的创造力与适应力。
00:00 / 04: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2
66662周前
你有没有想过,咱们人类生活的地球,可能只是某个超级巨大生物体内的一个细胞,而咱们人类,连细菌都算不上,可能就是细胞上的一个个原子。整个宇宙,其实是一个活生生的巨型生命体。 咱先从地球说起,地球有大气层,就像细胞的细胞膜,把里面的物质包起来,不让它随便跑出去。地球内部有地核、地幔,像细胞里的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各司其职。还有水循环、地质运动,就像细胞在进行新陈代谢,不断吸收能量,排出废物。地球能孕育生命,就像细胞能分裂、繁殖一样。 那宇宙这个巨型生物的其他细胞呢,就是那些星星和行星。你看,每个恒星都在发光发热,不像细胞在释放能量。行星围绕恒星转,就像细胞里的细胞器在按规律运动。而且宇宙在不断膨胀,科学家早就证实了,这不就像一个生物在慢慢长大吗。 再说说说脏器,那些超大质量恒星走到生命尽头时,会发生超新星爆发,最后塌缩成黑洞。黑洞的特性是啥,一切靠近它的物质,连光都跑不掉。这像不像生物体内的某些脏器,比如肾脏,过滤掉没用的废物,或者消化系统,把吸收不了的东西排出体外。这些黑洞可能就是宇宙这个巨型生物的代谢器官,处理掉那些衰老死亡的星体。 最神的是暗物质,暗物质占宇宙总质量的85%,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提供引力,把星系团牢牢粘在一起。这像不像生物体内的血液吗,血液里的红细胞、白细胞我们能看见,但血浆里的很多成分,却能维持血液的流动,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暗物质可能就是宇宙这个大生物的血液,在星体之间流动,维持整个宇宙的结构稳定。 还有星体之间的作用力,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系绕着银河系中心转,靠的都是引力。这就像细胞之间的锚定连接,把不同的细胞固定在合适的位置,让组织和器官保持稳定的形态。如果没有这种连接,宇宙里的星星早就乱成一锅粥了,就像细胞失去连接,组织就会散架一样。 说到这,你可能会想,如果宇宙是个大生物,那我们能逃出去吗?估计很难。咱们身体里的微生物,比如肠道里的细菌,都在肠道里活动,不知道人体的存在,更别说逃出去了。偶尔有个别的微生物通过呼吸、排泄跑到体外,大概率也活不成,因为外面的环境和体内完全不一样。 但你说有没有可能存在特殊通道,就像人体的微生物能通过排泄通道排出体外,宇宙这个大生物说不定也有类似的通道。它吞噬物质后,会不会把消化不了的东西通过某个白洞排到宇宙外面。某些星系之间的巨大空洞,其实是宇宙的血管或呼吸道,里面藏着通往外界的路。 还有
00:00 / 04: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寻找外星生命是我们唯一的线索(02) 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这一研究推动了天文学和天体生物学的重大进展。最近的发现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解答这一古老问题。 最新发现与技术进展 •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 JWST于2021年12月发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宇宙观测能力。它能够探测到各种天体上的有机分子,这表明生命所需的基本化学成分在宇宙中广泛存在。 •系外行星的发现 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许多位于恒星宜居带内的系外行星。尤其是Gliese12b的发现——这是一颗距离地球仅 40 光年的潜在宜居行星——激发了人们对地外生命可能性的更多讨论。 科学家的观点 •娜塔莉·卡布罗博士(Dr. Nathalie Cabrol) 作为 SETI 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卡布罗博士认为,发现地外生命只是时间问题。她强调,有机分子在宇宙中的普遍存在,使得生命在其他星球上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技术信号与可探测性 •人类的技术信号(Technosignatures) SETI 研究所的科学家已经识别出了 12 种可能向外星文明暴露人类存在的“技术信号”。其中最明显的是行星雷达(Planetary Radar),这种强大的无线电波信号可以传播至 12,000 光年之外,可能被外星文明探测到。 •对SETI研究的影响 研究人类自身的技术信号,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如何寻找外星文明的技术特征,从而优化搜索策略。 未来展望 •宜居世界天文台(Habitable Worlds Observatory) 计划于 2027 年 5 月发射,该天文台的目标是通过探测系外行星大气中的生命迹象(生物标志物)来寻找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这类项目标志着人类在寻找地外生命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总体而言,这些科技进展预示着人类正处于天体生物学的黄金时代,距离揭示我们是否孤独于宇宙的答案越来越近。
00:00 / 19: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
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寻找外星生命是我们唯一的线索(09) 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这一研究推动了天文学和天体生物学的重大进展。最近的发现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解答这一古老问题。 最新发现与技术进展 •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 JWST于2021年12月发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宇宙观测能力。它能够探测到各种天体上的有机分子,这表明生命所需的基本化学成分在宇宙中广泛存在。 •系外行星的发现 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许多位于恒星宜居带内的系外行星。尤其是Gliese12b的发现——这是一颗距离地球仅 40 光年的潜在宜居行星——激发了人们对地外生命可能性的更多讨论。 科学家的观点 •娜塔莉·卡布罗博士(Dr. Nathalie Cabrol) 作为 SETI 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卡布罗博士认为,发现地外生命只是时间问题。她强调,有机分子在宇宙中的普遍存在,使得生命在其他星球上出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技术信号与可探测性 •人类的技术信号(Technosignatures) SETI 研究所的科学家已经识别出了 12 种可能向外星文明暴露人类存在的“技术信号”。其中最明显的是行星雷达(Planetary Radar),这种强大的无线电波信号可以传播至 12,000 光年之外,可能被外星文明探测到。 •对SETI研究的影响 研究人类自身的技术信号,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如何寻找外星文明的技术特征,从而优化搜索策略。 未来展望 •宜居世界天文台(Habitable Worlds Observatory) 计划于 2027 年 5 月发射,该天文台的目标是通过探测系外行星大气中的生命迹象(生物标志物)来寻找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这类项目标志着人类在寻找地外生命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总体而言,这些科技进展预示着人类正处于天体生物学的黄金时代,距离揭示我们是否孤独于宇宙的答案越来越近。
00:00 / 17: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