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开发者怎么“玩”交互? 📍谷歌开发者·微控制器大赛 ✨01【交互艺术墙】 适用场景:博物馆入口/科技馆主厅/快闪店打卡点 案例:映射舞蹈(Mapping Dance)、空气圈套(Air Snare) 体验设计: → 观众通过舞蹈或挥动手势实时触发墙面光影特效(如星空粒子、水波纹)→ 儿童跳跃时生成卡通脚印轨迹,多人协作可点亮巨型动态壁画 ✨02【体能挑战游戏区】 适用场景:儿童科学乐园/运动主题快闪展 案例:移动!(Move!)、深蹲计数器(Squats Counter) 体验设计: → 设置动作感应赛道:深蹲触发地砖灯光接力,跳跃激活顶棚彩虹投影→ 卡路里可视化:运动数据实时生成能量柱反馈 ✨03【魔法道具工坊】 适用场景:儿童创客空间/历史博物馆互动角案例:天文棒(Astrowand)、手指界面(Finger UI) 体验设计: → 星空魔杖:在空中画星座,穹顶投影实时连线成神话图谱→ 无影控制器:手指划圈调节文物全息模型旋转速度,零接触保护展品 ✨04【情境化教育点】 适用场景:科技馆原理展区/学校科普角案例:晨山闹钟(Visual Alarm Clock) 体验设计: → 光合作用装置:孩子张开手臂模仿大树,传感器触发“阳光雨露”动画与音效→ 电路迷宫:正确比划电流路径手势,才能点亮整个微缩城市模型 ✨04【情境化教育点】 适用场景:艺术馆过渡区/商场中庭快闪 案例:空气圈套(Air Snare) 体验设计: → 隐形交响台:拍击空气触发不同乐器光影,多人合奏生成AI旋律→ 踩踏音乐河:地面投影流水音阶,快步跑过奏出《欢乐颂》片段 #沉浸式体验 #科技改变生活 #交互装置 #多媒体互动 #diy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RISC-V,迎来了“破冰者” NVIDIA详解选择RISC-V作为其嵌入式微控制器架构的背后原因 在最近的RISC-V北美峰会上,NVIDIA多媒体架构副总裁Frans Sijstermans分享了NVIDIA选择RISC-V作为其嵌入式微控制器架构的深刻洞察。这一决策可追溯至2016年,当时NVIDIA开始将内部Falcon微处理器转换为RISC-V ISA。 NVIDIA与RISC-V的结缘已历数年,期间该公司已将RISC-V微控制器广泛集成于产品中,逐步替代传统的Falcon处理器。迄今为止,NVIDIA已出货约30亿台Falcon处理器,而未来预计将有数十亿台RISC-V处理器面世。每个NVIDIA芯片组通常包含10至40个RISC-V核心,2024年有望突破10亿台RISC-V处理器出货量大关。 NVIDIA一直是RISC-V社区的积极成员,参与众多技术工作组,既贡献自身成果,也从社区中受益。RISC-V在NVIDIA产品组合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涵盖功能级控制器、芯片/系统级控制以及数据处理等三大领域。 NVIDIA从32位Falcon核心过渡到RISC-V,主要是出于对64位功能的需求。他们开发了多个RISC-V核心,包括双发射无序核心、32位版本以及带有1024位矢量单元的矢量处理器。此外,NVIDIA还贡献了多个自定义扩展,如指针掩码扩展,已被RISC-V标准采纳并广泛应用。 NVIDIA的SoC使用名为Peregrine的RISC-V子系统,它包含RISC-V内核及其他外设,如DMA和安全IP。Peregrine的核心组件是分离内核,它将系统划分为独立且可单独验证的不同部分,确保软件运行的安全性和隔离性。 NVIDIA选择RISC-V的原因包括定制能力、硬件/软件协同设计、配置选项的灵活性、自定义扩展的可行性以及通用的硬件和软件架构,这些优势共同推动了NVIDIA产品的成功。#芯片封装 #英伟达 #真空共晶炉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