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八年级的冬天,窗外下了很大的雪,上课时擦擦玻璃上的雾气看着窗外的雪景,,恰逢讲到《湖心亭看雪》,当时,便觉得这首文章好美好美,“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当时脑子里自动浮现出张岱和一船夫乘着小舟 在满眼白茫茫的西湖前行。那种俯视视角,亭上是白雪,周边的树上亦是。当时就觉得好美好美,希望真的能看一次。第二天的早自习,背书中嘴里还吞吐着白色的热气,一只手放在布袋里,一只手翻书,就这样背着,背着,很快这篇文章便会背了… 后来,又看了很多历史,我也来到了杭州的湖心亭,走到这里我才明白“张岱”这么孤高自傲,自恃清高的人,为什么在这里看到下雪会有那么大的忧愁。我开始注意到崇祯五年这四个字拧成一股血水,顺着明史的眼泪哗哗往下流。明朝被灭清军南下,打断汉人腰腿的是笔走龙蛇的屠杀。明朝子民籍贯一薄再薄,尸体一摞再摞。而今声嚣浪涌国恨家仇被苍雪覆寂,满清政权的旗帜插入遗明的灰烬。张岱听到那句“是金陵人” 的乡音时滚烫的泪滴是否落在未凉的酒盏里? 文章开头就讲了时间地点“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但他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已是清初,明朝已经灭亡了十几年,参与过反清复明的张岱此时已经年过半百,他不过用最平静和克制的语言把记忆中崇祯五年的那场雪记录了下来,只是他回忆自己遥望湖上茫茫雪景,又应该是怎么样的心情呢? 他在《陶庵梦忆》里写“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你看张宗子少年纨绔,老来却是梦回西湖。 大雪依旧,但物是人非,所以我时常感叹…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3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91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 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 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 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文学家。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披发入山”著书以终。文笔干练,丰神绰约,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 #中华好诗词 #文言文 #爱上古诗词 #湖心亭看雪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7
#文言文 #湖心亭看雪 #张岱 #语文 #中学生 《湖心亭看雪》(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 ① 选自《陶庵梦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的一个小岛上。 ②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③[更(gēng)定]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④ [拏(ná)]撑(船)。 ⑤ [拥毳(cuì)衣炉火]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拥,裹、围。毳,鸟兽的细毛。 ⑥[雾凇( sōng)沆砀(hàngdàng)]冰花周围 弥漫着白汽。雾凇,天气寒冷时,雾冻结在树木的枝叶上形成的白色松散冰晶。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⑦ [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⑧[焉得更有此人]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⑨[三大白]三大杯酒。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⑩ [客此]客居此地。 ⑪[舟子]船夫。 ⑫ [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