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3: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00:00 / 05: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1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35
00:00 / 07: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3
00:00 / 04: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1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4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9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2
新四军第一支队是新四军初期的四支主力队之一,1938年春组建,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辖第1、第2团,共2366人。 1938年6月1日,陈毅率第1支队从皖南南陵出发,向苏南敌后发展,先后取得新丰车站、新塘、句容等战斗胜利,与第2支队一起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游击根据地。1939年11月7日,第1支队和第2支队领导机构合并,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 第一支队深入苏南敌后,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游击根据地,为新四军在江南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抗日斗争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支撑。 在战斗中,第一支队不断发展壮大,吸引了众多爱国青年和地方武装加入,不仅自身兵力得到扩充,还带动了周边地区抗日力量的发展,形成了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 第一支队取得的一系列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振奋了江南地区军民的抗日信心,让广大民众看到了抗战胜利的希望,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勇气。 第一支队旧址 位于高淳区淳溪街道当铺巷78号吴氏祠堂内,始建于清代乾隆四十六年(1783),皖式风格,砖木结构,分为前中后三进。1982年3月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公布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11月被命名为南京党史教育基地。#古建筑之美 #文化旅游 #历史古迹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