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2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一本书5天前
看了一些关于阅读进行不下去的案例,有种看自己一步步走进书本的感觉。首先阅读是有门槛的,跟预期的想象是不太一样的。跟短阅读也不太一样。初期阅读甚至不需要脑袋记住前面看过的内容,因为没有基础的阅读,需要提升的能力太多了,读下去本身就在积累能力。专注力是第一大难关,现代人被破坏的专注力司空见惯,克服浮躁的的心理是跟自己艰难的对抗过程,目标简单而明确,读下去,在读的过程中一边认识自己的水平,一边总结自己遇到的困难,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有针对性的解决自身问题才是最有效的进步方式。阅读水平的认识也是学习图书筛选的过程,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选择适合自己阅读难度的书籍。太简单和太难都不可以。太难会打击阅读积极性,很容易放弃,太简单不利于提高阅读能力和启发思考,像阅读里的游手好闲。想要提升能力一定是读起来稍微有点难度但不至于知难而退,又能大部分看懂,牢牢抓住你的心。阅读的过程也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我自己的经验是圈出来,但是不查,因为除了阅读本身以外的其他动作都会破坏专注力。等到能力培养出来后再做生词查阅,或者整本书阅读完毕再一口气查阅。阅读的过程是大脑和眼睛并肩配合的过程。所以手尽可能除了勾圈点画书本内容,不做其他的事情。以免破坏它俩的配合。眼快脑慢和眼慢蛮快取决于阅读水平的阶段,不同的阶段和状态,自己的这种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当阅读到一定阶段这些初期影响自己的东西都会因为自己的变化而变动。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