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70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3
00:00 / 00: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温理明3天前
八年后,真正目睹苏神的最后一舞,是我21岁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早在2017年的时候,苏炳添已经映入了我的眼帘,那会我正上着初一。说来也巧,当时教我们的政治老师建议我们周末放假回家时,买份报纸看看,读到对自己有启发意义的或是最新的时政要闻就把文章剪下来贴在笔记本里,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从那时起,我便慢慢养成了读报纸的习惯,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我读的是广州日报。我至今仍记得某一天读到的关于描写苏炳添的文章,具体写的什么内容已然忘得差不多了,但大概写的他当时比赛创造的佳绩、潜力以及历练的路程和更换起跑脚的故事。从那时起,这股奋勇拼搏、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力量顿然注入了我的骨子里,激励着当时迷茫的我。 在上初一以前的两年,我的脚踝出现了剧烈的疼痛,这一痛就痛了两年,四处求医治疗,最终无果。这两年几乎无法自然的行走,所以也没有上过一节体育课和做过一次广播体操。直到上了初一,要面临中考体育的压力,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于是我便去医院开了张可以参加剧烈运动的证明,从那以后我真真正正地迎来了艰苦的历练。第一次跑一千米结束的时候,我的体育老师会很细心的观察我的身体状况,他说我的嘴巴怎么这么紫,有没有事,脚踝疼不疼,每次他都会这么关心我。直到偶然的一次立定跳远测试,我发现了自己身上蕴含的潜能。大概记得就是那一跳我居然是全班最远的,因为谁也想不到。从那时起,我的体育老师就很看重我的下肢力量爆发力。2017年12月1日,我上初二,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校运会。我不高不壮,但是我以2.52m的成绩登上了最高领奖台,是的,我拿了冠军。站在领奖台的那一刻,寒冬的一缕暖阳照在了我的脸上,我几乎无法用言语描述那种感觉,只是放学后飞奔着骑自行车回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默默地看着我的奖牌,抚摸了一遍又一遍。后来初三也参加了校运会,当时状态不佳,只拿了银牌。从一开始的立定跳远2.19m、2.32m、2.52m、2.62m、2.85m,再到三级连续蛙跳的8.73m(7.6m满分),我一直在诠释着不服输的体育精神。有人问我:你的脚踝不痛了吗?我说:痛,痛并快乐着,直至今天还痛,为什么我仍坚持跑完每一次一千米和跳远的训练,因为我把这种痛苦麻木至无感,痛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好好训练。就这样,我依旧坚持每天骑自行车去上学,日复一日,无论台风还是暴雨,严寒或夏日。在寒冬里,摸黑出发,冷雨和寒风冻红了我的双手,我依旧勇往直前。日复一日经过的山路,泥土渐染了我的双脚,这一切都是在为腾空蓄力。
00:00 / 06: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