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39: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每日成语故事之“沆瀣一气”,#历史故事 #国学 #国学文化 出自宋·王谠《唐语林·补遗》:“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沆瀣:指崔沆、崔瀣。崔沆、崔瀣通同一气。原是对他们两个进行调侃的话。后比喻气味相投的人联合在一起。科举考试自隋朝开始,一直进行到清朝末年。读书人要想做官,必须通过科举考试。人们将主考官称为“座主”,将被录取的学子称为“门生”。公元875 年,唐僖宗下令举行科举考试。按规定,科举考试由礼部掌管,皇上便让礼部侍郎崔沆担任主考官。发榜的那一天,榜前人头攒动,都想看一看自己是否考中,能不能雁塔题名。有人一个个地念着名字,念到一个人的名字叫崔瀣,当时念过去也就算了,谁也没有在意这个名字。天黑以后,看榜的人也渐渐散去。第二天,不知谁编出个笑话,说什么“座主门生,沆瀣一气"。听到这个笑话的人都笑弯了腰:主考官是崔沆,被录取的人叫崔瀣,他们的关系自然是“座主门生”了;最好笑的是“沆瀣一气”,“沆瀣”,本来指夜间的水汽,文人说话文雅,用以隐指“放屁”,把两个人的名字连在一起,倒成了“座主门生,一起放屁"了,哪一个听了会不觉得好笑呢?后来这个笑话演变出一条成语,意思也有变化,指气味相投的人联合在一起。仔细想想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它的引申义和“一起放屁”多少有些联系。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5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2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