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5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37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晨钟暮鼓,警醒世间名利客 佛号经声,唤回苦海梦迷人 敲钟击鼓,是古代的一种报时方式。佛 教寺院内敲钟击鼓,则是集僧众早课与作息的信号,两者性质略有不同。 在寺院里,大殿前的左、右两方为钟、鼓楼,分别安置钟、鼓,称为"左钟右鼓"。“晨钟暮鼓”并不是晨击钟、暮击鼓。而是早晨先鸣钟、次击鼓;晚上则先击鼓、后鸣钟。寺院中晨暮击钟敲鼓,以警僧众当勤精进,慎勿放逸,行者闻钟鼓声,要发如是愿:“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 寺院钟鼓起源中国寺院的钟鼓源于古印度佛陀时期召集大众的习俗,《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四记载,在七月十五日比丘结夏安居圆满且戒腊增长的日子,佛陀告诉阿难,在露地上速击犍椎,召集大众。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原有的钟、鼓便加入,代替了以前单一的犍椎。 寺院为何要“晨钟暮鼓”呢? 01 钟的作用 1、断烦恼、长智慧、增福寿、脱轮回、成正觉。早《鸣钟偈》有云“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离地狱,出火炕,愿成佛,度众生”;晚《鸣钟偈》亦云:“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 2、庄严道场,活跃气氛钟,在中国原是礼乐器,沿用于佛门中,每月礼祖及佛前大供等佛事法会中,皆以钟为乐器,配合僧众清净的梵呗唱诵,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贤圣并摄受与会大众,凸显佛事、法会的庄严隆重。 3、促进修道据敕修清规法器章说:“大钟,丛林号令之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以警僧众当勤精进,慎勿放逸。 02 鼓的作用鼓具有报时和赞呗的作用。鼓有多种类型,其中法鼓是禅宗寺院使用的大鼓之一,设于法堂东北角。法鼓是在法会开始之前用来告知大众,或者在主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时候敲击。 法鼓也比喻佛陀说法如鼓,可劝诫大众向善,犹如扣鼓可诫兵前进;茶鼓设在法堂的西北角,在请茶、进斋、普请、放参更点时击之,一般是长击一通;大鼓是早晚报时、号令所用的鼓。架在作为一种集合僧众的法器而使用,而且还具有号令僧众的作用。除了有集众的功用以外,鼓也被用来参加各种佛事赞诵唱念活动,配合其他乐器来演奏佛乐,以作为“伎乐供养,庄严道场”。 寺内的钟、鼓,除了作为僧人集结讯号之外,还有更深的佛法意义。《增一阿含经》说:“若打钟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佛祖统纪智者传》中说:“闻击钟磬之声,能生善心,能增正念。” #记录生活 #清净 #寺院生活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