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人访1年前
唐朝第四位皇帝,唐中宗李显 唐定陵,陕西关中十八唐帝陵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宫里镇凤凰山,是唐朝第四位皇帝中宗李显及和思皇后赵氏的合葬陵。 唐定陵依山为陵,坐北朝南,踞高临下,主体为陵园以及神道,其南部偏东的山脚之处设下宫,东南部为陪葬墓区。定陵营建时,正值盛唐,陵园规模宏大,石刻气势磅礴、造型高大雄伟,与唐高宗乾陵、唐睿宗桥陵、杨氏顺陵石刻一脉相承,其艺术精湛。是唐帝陵石刻艺术宝库中最为精华的部分。 唐中宗李显(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 显庆元年十一月乙丑日(656年11月26日 ),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元年(698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在通天宫复位。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但又放纵纵容皇后韦氏、女儿安乐公主,宠信武三思,任其陷害功臣,弄权专国,为非作歹,致使朝政混乱不堪。 #航拍 #唐中宗 #唐中宗李显 #定陵
00:00 / 01: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5
@慕心 关注大号,唐定陵,陕西关中十八唐帝陵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宫里镇凤凰山,是唐朝第四位皇帝中宗李显及和思皇后赵氏的合葬陵。唐定陵依山为陵,坐北朝南,踞高临下,主体为陵园以及神道,其南部偏东的山脚之处设下宫,东南部为陪葬墓区。定陵营建时,正值盛唐,陵园规模宏大,石刻气势磅礴、造型高大雄伟,与唐高宗乾陵、唐睿宗桥陵、杨氏顺陵石刻一脉相承,其艺术精湛。是唐帝陵石刻艺术宝库中最为精华的部分。 唐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二十二日,唐中宗被韦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唐隆政变中韦后被杀,大臣们认为韦氏没有资格祔葬唐中宗,于是唐睿宗追赠唐中宗结发妻子赵氏为“和思皇后”,由于赵氏被武则天迫害致死,无人知道她的葬所,因此无法以皇后礼改葬。最后唐睿宗听取了太常博士彭景直的建议,以皇后祎衣于陵所寝宫招魂、放置于唐中宗棺椁的右侧,以此与唐中宗合葬于定陵。唐贞元十四年(798年),唐德宗命人修献、昭、乾、定、桥、泰、建、元八陵。其中定造屋三百七十八间。后唐同光三年(926年)六月,后唐庄宗下诏修掩关中唐陵。唐代以降,各代对唐十八陵时有维护,但多因国力衰微,积贫积弱,或战乱不已,分裂割据,仅能进行一些小规模的修修补补。其间虽有一些有识之士,多方奔走,尽心尽力。但仅靠个人之力,无异于杯水车薪。陵墓综述定陵是由三个墨青石岩山峰连系而成,好像一只飞翔的凤凰,以此而得名“凤凰山”。陵园为长方形,坐北朝南,地形北高南低,由南面向北分为多层台地,而以陵墓为最高点。定陵可分为三个功能区:陵园以及神道为主体建置;其南部偏东的山脚之处设下宫区;东南部为陪葬墓区。 [2]内城遗址定陵陵园以一周顺山势起伏的土质夯筑城垣体现兆域,平面近似长方形,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长约1750米,四面各辟一门,称为神门,四门外各有一对门阙,南神门内凤头梁上南缘设有献殿(寝殿)。城垣四隅建有角楼,今东南和西南角楼基址仍在,残高1.5米。 定陵下宫位于陵园南偏东2公里处的杜家村一带。唐德宗时修造的数百间房屋或在此处。今下宫建筑均成废墟,地面遗迹不显。值得指出的是,类似昭陵、乾陵陵区所设置的道观、祠堂类建筑似乎没在定陵建造。 [2] 地宫墓道开凿于东西门连线和南北门连线的交叉点附近之梁面上。墓道用青石条叠砌封闭,石条间使用铁栓板套接,且用铅水灌缝。由于地宫墓道口位于陵园中部偏南的位置,使同一连线上的东西垣神门也相应南置。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8
00:00 / 04: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231
00:00 / 27: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9: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3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3: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0
00:00 / 04: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67
00:00 / 1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