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菡~1年前
学生不喜欢老师的课,家长怎么引导? 当孩子不喜欢某个老师时,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帮助引导孩子: 1.尊重孩子的情绪:首先,家长需要接受并尊重孩子的负面情绪,而不是简单粗暴地阻止或指责孩子。 2.帮助孩子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家长应该主动与孩子和老师沟通,以帮助孩子克服对老师的偏见。 3.客观评价老师的教学风格:家长可以帮助孩子理性看待老师的教学方式和风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局限性。 4.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学习是一个人的事情,不应该受到外界的干扰。 5.提供其他资源:如果孩子不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家长可以考虑为孩子找到更合适的学习材料或在线课程,以便孩子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 6.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家长可以创造情境,让孩子尝试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减少对老师的抵触情绪。 7.维护老师的尊严: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保持对老师的尊重,即使有时候老师可能确实有过失。 8.积极与老师沟通:家长应及时与老师沟通,反映孩子的情况,并在必要时寻求老师的支持和帮助。 9.避免不必要的批评:家长不应在不了解具体情况的情况下随意批评老师,以免加剧孩子对老师的反感和对学习的厌倦。 总之,家长的角色是引导和支持,而不是替代孩子解决问题。通过上述步骤,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能够维护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对老师的尊重。 #班主任 #育儿#高中#班会#交流
00:00 / 06: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33
第 4 章 为什么学生听不懂抽象概念 源于《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学》一书 打破抽象的最好办法就是具体!具体!!具体!!! 本章概述: 核心认知原则 理解新事物依赖已知事物,抽象概念需通过具体实例建立联结。 主要观点 理解的本质:将新观点与已知知识关联,类比、实例是理解抽象概念的关键,但实例需常见且贴合学生认知。 知识的层次:浅表知识(仅能在特定情境下理解)、深层知识(知识碎片间关联紧密,能灵活迁移)。 知识迁移困难的原因:学生易关注问题的表层结构,忽略深层结构,且深层结构需大量实例积累才能识别。 对课堂的启示 提供多样化实例,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如通过不同反讽案例提炼反讽的核心特征)。 明确深层知识的期望,通过提问、作业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功能关系。 合理设定理解目标,浅表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避免急于求成。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关联,如通过 “规则的作用” 串联家庭、课堂、社区的规则。 家长启示 孩子学习抽象概念(如 “公平”“面积”)时,用生活实例解释(如分糖果讲公平、算桌子面积讲面积公式)。 同一概念多举不同场景的例子(如学 “浮力” 时聊轮船、游泳圈、浮标),帮助孩子识别深层结构。 鼓励孩子用学到的抽象概念解释生活现象(如用 “概率” 分析抽奖中奖机会),强化知识迁移。 不催促孩子 “快速理解”,接受其从 “浅表认知” 到 “深层理解” 的过程,如孩子先会算长方形面积,再逐步理解面积的本质。#学习方法#每天学习一点点#家庭教育#孩子不学习怎么办
00:00 / 05: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