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琴”不等于“学音乐”。学琴之路,慢慢走,比较快! 两者的关系,可以从技术与艺术、局部与整体等角度来理解: 🎻1. 技能 vs 音乐素养 学琴:通常指学习某一种乐器的演奏技巧,比如小提琴、钢琴等,关注的是手法、音准、节奏、速度等技术层面。 学音乐:是更全面的学习,包括音乐理论、历史、视唱练耳、作曲、音乐欣赏等。它培养的是一个人整体的音乐素养和理解力。 举例:一个孩子可以拉得一手好琴,但如果他不知道自己在演奏的是谁的作品、这个风格源于哪个时代,那他只是个“技术工”,而不是一个真正的“音乐人”。 🎨2. 手艺活 vs 表达艺术 学琴可以是一种“手艺活”,机械地练习音阶、乐曲,也可能只是为了考级。 学音乐是用乐器去传递情感、思想、审美,是对作品精神的理解与再创造。 举例:同一首《爱的致意》,不同的人拉出来能差十万八千里,不只是音准节奏的差别,更是音乐感受力与艺术表达的差别。 📚3. 局部与全局 学琴是学音乐的一部分,但如果只停留在练琴而忽视音乐的整体结构与语言,就好比学写字却不学阅读,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 真正的音乐人会懂得:一首乐曲的结构、调性、风格背景、作曲家的语言习惯,这些才是音乐的灵魂。 🧠4. 知识 vs 模仿 很多学生在学琴时只是靠模仿老师或视频的版本来学习,而不是自己去主动分析、理解、内化。而“学音乐”强调的是内心有音乐,手上才有琴声。 ✅ 总结: “学琴”是修炼技艺,“学音乐”是修炼灵魂;两者不矛盾,但也绝不等同。学琴之路,慢慢来,比较快。 #知识分享 #乐器教学 #小提琴教学 #学琴之路 #琴童家长
00:00 / 05: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VIZKMF2周前
我很喜歡音樂,可惜從小到大跟樂器都沒什麼緣份 鋼琴不會,吉他不會,打鼓亂打, 拍手都可能拍錯拍子😆。 唯一會的,就是我作文好,偶爾寫點詞,記下生活裡的小情緒、小觀察是沒什麼問題的... 以前寫了也只能放著, 想說如果能變成一首歌那也不錯, 無奈我對於作曲,編曲等所有音樂創作一竅不通。 要學也有心無力,有些天賦沒有就是沒有, 沒得勉強的😂 所以現在多虧有了AI 會作曲、會編曲、還能唱, 等於給我的詞開了一條全新的路。 所以我把寫好的詞丟進去試試,沒 想到還真的變成一首能聽的歌。 當然也就只是玩玩... 《慢城市》就是這樣被“生成”出來的: 一句句慢下來的生活節奏,突然有了旋律、 有了氣息,也算是替自己圓了一個 「從來沒想過的夢」。 雖然原唱不是我,但遲點可以嘗試錄個音😂 以下是歌詞: 《慢城市》 詞:VIZ x LD 曲:Ai 唱:Ai 生成 這城市 燈光一直亮 風越吹 腳步越被推得忙 可有些心願啊 需要慢慢生長 在喧鬧之後 才看得清方向 太多的聲音 在耳邊吵鬧 卻有些溫度 只在安靜時能找到 慢下來的步調 也能走得很好 讓生活像微風 悄悄飄過街角 不必跟著誰奔跑 沉穩也能閃耀 等塵埃都落了 心就能聽見真正的呼號 夜色裡 霓虹依然閃 人潮後 留下許多沒說完的感嘆 每個靈魂都有 一段沉默片段 沉默中 才學會慢慢變得勇敢 不是所有夢想 都一定要喧鬧 有些悄悄的願望 也能慢慢變好 慢下來的步調 也能走得很好 讓生活像微風 悄悄飄過街角 不必跟著誰奔跑 沉穩也能閃耀 等塵埃都落了 心就會聽見自己的呼叫 人群之外 總有片刻安靜 讓生命重新找到 自己的光影 慢下來的步調 終會找到依靠 就算沒有喝彩 也能把日子過得剛剛好 當時間慢慢流過 當嘈雜漸漸變少 每個不被看見的靈魂 都值得被擁抱 #vizxldphotography #ai歌曲创作
00:00 / 03: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