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编解释二最高院典型案例,婚前房产加名 【基本案情】   崔某某与陈某某(男)于2009年1月登记结婚。2009年2月,陈某某将其婚前购买的房屋转移登记至崔某某、陈某某双方名下。陈某某为再婚,与前妻育有一女陈某。崔某某与陈某某结婚时,陈某15岁,平时住校,周末及假期回家居住。崔某某与陈某某未生育子女。2020年,双方因家庭矛盾分居,崔某某提起本案诉讼,请求判决其与陈某某离婚,并由陈某某向其支付房屋折价款250万元。陈某某辩称,因崔某某与其女儿陈某关系紧张,超出其可忍受范围,双方感情已破裂,同意离婚。崔某某对房屋产权的取得没有贡献,而且,婚后陈某某的银行卡一直由崔某某保管,家庭开销均由陈某某负担,故只同意支付100万元补偿款。诉讼中,双方均认可案涉房屋市场价值600万元。#南京离婚律师 #房产加名 #婚姻家庭编解释二 #婚前房产赠与 #离婚房产分割   【裁判结果】   审理法院认为,崔某某与陈某某因生活琐事及与对方家人矛盾较深,以致感情破裂,双方一致同意解除婚姻关系,与法不悖,予以准许。案涉房屋系陈某某婚前财产,陈某某于婚后为崔某某“加名”系对个人财产的处分,该房屋现登记为共同共有,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至于双方争议的房屋分割比例,该房屋原为陈某某婚前个人财产,崔某某对房屋产权的取得无贡献,但考虑到双方婚姻已存续十余年,结合双方对家庭的贡献以及双方之间的资金往来情况,酌定崔某某可分得房屋折价款120万元。该判决作出后,双方均未提出上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典型意义】   根据民法典第1065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将其个人所有的婚前财产变更为夫妻共同所有,该种给予行为一般是以建立、维持婚姻关系的长久稳定并期望共同享有房产利益为基础。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当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妥善平衡双方利益。本案中,双方共同生活时间较长,但婚后给予方负担了较多的家庭开销,人民法院综合考虑共同生活情况、双方对家庭的贡献、房屋市场价格等因素,判决房屋归给予方所有,并酌定给予方补偿对方120万元,既保护了给予方的财产权益,也肯定了接受方对家庭付出的价值,较为合理。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6
婚姻家庭编解释二第五条房产赠与的最新案例分享 案件详情:2012年,李先生和陈女士登记结婚,婚后一年多喜得一女。2021年,双方签订了一份婚内财产协议,约定登记在李先生个人名下的一套婚前房产50%的份额归陈女士所有。但直至婚姻走向破裂之际,两人还未办理产权变更登记。先生向法院起诉要求与陈女士离婚,在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陈女士向法院提交了双方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陈女士认为,根据协议约定,关于案涉房产,李先生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而李先生则认为他在签订协议时没有仔细阅读内容,不愿意履行相关约定。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2025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中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屋转移登记至另一方或者双方名下,离婚诉讼时房屋所有权尚未转移登记,双方对房屋归属或者分割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结合给予目的,综合考虑婚姻关系存续时间、共同生活及孕育共同子女情况、离婚过错、对家庭的贡献大小以及离婚时房屋市场价格等因素,判决房屋归其中一方所有,并确定是否由获得房屋一方对另一方予以补偿以及补偿的具体数额。” 本案符合该款规定的情形,李先生和陈女士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形式规范、内容合法,李先生并无证据证明陈女士存在欺诈、胁迫等可以撤销协议的情形。在新规施行下,基于该份协议的约定,结合本案当事人结婚已十二年,双方共同育有一女等情况,如果房产归李先生所有,陈女士可以向李先生主张相应补偿。 在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就《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中涉及条款向李先生进行了详细的释法说理。最终李先生和陈女士对案涉房产的处理达成一致意见:案涉房产归李先生所有,由李先生给予陈女士一定数额的补偿。双方签署了调解协议,实现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南京离婚律师 #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 #房产赠与 #离婚房产分割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9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