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
00:00 / 01: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银发营销》 全书核心就三句话,记牢了就能抓住精髓: 老龄化是板上钉钉的事,谁都躲不开:日本 2020 年 60 岁以上老人占成年人口 40%,中国 2030 年 60 岁以上人口会比 2010 年多 3.2 亿(相当于多了一个美国),美国 “婴儿潮一代”(1946-1964 年出生)已经全部退休 —— 这些不是冰冷的数字,是你小区里越来越多的带娃老人,是你父母退休后想旅游却找不到合适路线的无奈。 老年人才是未来 20 年的消费主力,但企业还没准备好:麦肯锡说,法国 55 岁以上老人会拿走 2030 年所有新增消费的三分之二;埃森哲测算,美国 65~74 岁老人的消费增速比年轻人快 3 倍;我身边的姨妈退休后每年旅游花 2 万,舅舅刚换了辆奔驰,说 “退休了该享受了”—— 但企业要么觉得 “老人不换品牌”,要么觉得 “老人怕科技”,连广告都懒得给老人看,白白错过商机。 做老龄友好生意,核心是 “关注生理衰老”:不是给老人设计 “专用产品”,而是把产品做得让 “身体慢慢不好用” 的人也能方便用 —— 比如把药盒字体从 10 号改成 14 号,把酸奶瓶盖的螺纹改松一点,把手机 APP 的步骤从 5 步减到 3 步。这些改变成本不高,对老人是 “能不能用” 的关键,对企业是 “能不能赚钱” 的关键,对我们是 “20 年后能不能体面生活” 的关键。#读书分享 #银发经济 #老龄化 #老年友好 @DOU+小助手
00:00 / 25: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1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5: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98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林园: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一直在谈论老龄化问题,而这一趋势是确定无疑的:目前已经步入老年的人口,在几十年后都将进入高龄阶段。所以,今天来听我讲的人,最好录个音,等15到20年后再看,我说的对不对。 昨天有人提到一个搞选美的,说是在2006年左右,她到深圳竹子林那边的银座酒店参加了一场讲座,听了我的分析后赚到了钱。至于是真是假,我不置可否,但如果有一次就够了。为什么我能持续那么火?其实我早在2005、2006年就在杂志上写过相关的内容。虽然当时我提到的一些观点——比如关于中国船舶的例子,连我的孩子都因为它是当时的第一高价股而想买——在当时看来或许并不被看好,但今天回头再看,那些判断都一一应验了。 即便有些人当时听了没有立刻行动,但至少留下了印象。多年以后他们再翻到那本书,会发现,原来我早已写在了那里。所以,我坚信我今天所讲的方向是对的——老龄化是必然的趋势。 今天在座的各位如果听明白了,就是走对了路。如果只是想挣点小钱、应付日常开销,那就算了,你别来了。但如果你真的想改变命运,这个机会可能带来一万倍以上的回报——我这里有数据支撑。 目前,中国78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不到3000万,但25年后,预计将接近3.8亿。这不只是中国的现象,全球在1950年代后期到1970年代都经历了一个生育高峰期,家家户户孩子多,未来高龄人口激增是必然的。你想想,到那个时候,社会将面临怎样的局面?我们投老龄化,不发财才怪呢。#股票 #老龄化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6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2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