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建筑之原国民大会堂旧址,现在的人民大会堂,进去观看演出过 沾了孩子光,进去看演出两次,是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办了六一节目。 它是国民大会堂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64号。它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见证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2006年,该旧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5年9月,国民党要员孔祥熙等人提议在南京建造国民大会堂,此提案获国民政府批准。随后由杨廷宝等建筑师进行设计,1936年5月5日建成。 建成后成为原国民政府进行大选及召开国民大会的重要场所。1948年3月29日,国民党“行宪国大”在此召开。 1949年南京解放后,“国民大会堂”更名为“人民大会堂”,并承担起新的使命,成为江苏省、南京市开展政治、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采用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整体建筑庄重典雅、气势恢宏。既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又吸收了西方建筑的一些设计理念和技术。 建筑全部为钢筋水泥结构,连屋面平顶及地下室共5层,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 正面呈凸型,墙体为斩假石工艺处理,门楼上方镶嵌有“人民大会堂”5个斗大的金字;内厅走廊宽敞,厅顶呈拱型。 内部设施在当时较为先进,舞台面积约740平方米,设有会议室、贵宾休息室3间。观众厅总座位数量2478张,配备长条桌座位928张,还配有冷暖气、消防、通风、水电、卫生等设备。 如今,这里依然承担着重要的功能,一方面作为重要的政治会议场所,承担着省、市“两会”、党代会等重要会议活动的服务保障任务;另一方面,也是各类文化演出和活动的举办地,经常有音乐会、话剧等文艺演出在此上演。 原国民大会堂旧址不仅是一座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历史建筑,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见证者。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政治、文化、建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传承的生动教材。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2: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36: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7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55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9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