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究竟藏着多少秘密?星系与恒星的数量,超乎想象! 家人们,我们都知道银河系是地球所在的星系。但要是能俯瞰银河系,你根本找不到地球!为啥?眼前那些像太阳一样耀眼的恒星,每一颗都光芒万丈,地球在它们面前,渺小得就跟灰尘似的。对银河系来说,再大的恒星也不过是个小亮点,存在感极低。 可别以为直径 10 万光年的银河系就很大了,在宇宙里,它也只是漂浮着的一粒 “尘埃”!大家看星空的时候,有没有见过那种椭圆光斑?那很多时候可不是星云,而是大名鼎鼎的仙女座星系。它和银河系一样,都是由无数恒星、黑洞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型星系,关键是,它比银河系还要大好多!这就告诉我们,银河系可不是宇宙唯一的星系,在宇宙深处,星系多到数都数不过来。 哈勃望远镜拍摄过一张哈勃超深空照片,这照片覆盖的区域,仅仅占整个天空的 1270 万分之一,就这么芝麻大点儿地方,居然包含了大约 1000 个星系!照片里那些密密麻麻的亮点,大多都是像银河系一样壮丽的星系,只是平时都藏在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地方。 科学家根据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数据算了算,可观测宇宙中大概有 2 万亿个星系。它们均匀分布在直径 930 亿光年的空间里,还形成了纤维状的宇宙结构网络。不过这些星系里,大部分都是体积较小的矮星系,有些矮星系里的恒星甚至不到 100 亿颗。咱们的银河系算是比较大的星系,有超过 2000 亿颗恒星,仙女座星系更夸张,恒星数量约有 1 万亿颗。 虽说知道了星系数量,但每个星系大小不一样,恒星数量根本没法准确统计。要是按照每个星系平均 1000 亿颗恒星来估算,整个可观测宇宙的恒星数量大概是 2×10²³ 颗,这是个大到让人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咱们每天抬头看到的太阳,不过是这庞大数字里的沧海一粟。 想想宇宙的浩瀚,地球、银河系在其中都微不足道,它们的存在或消失对宇宙来说毫无影响,更别提渺小的人类了。咱们生活里拼命追逐的名和利,在宇宙面前真的不值一提。与其盲目跟别人比较,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感受宇宙和大自然的奇妙。 #热点 #宇宙浩瀚无垠 #宇宙究竟有多大 #宇宙 #银河系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00:00 / 05: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恒星生命历程 #恒星诞生 #今日分享 #上热搜 #宇宙星系科普 恒星是怎么“诞生”的?一文看懂宇宙灯塔的起源 抬头仰望星空,那些闪烁的恒星是宇宙中最壮丽的天体之一。但你知道吗?这些“宇宙灯塔”并非与生俱来,它们的诞生藏着复杂的科学奥秘,科学界至今仍在不断探索。 一、关于恒星起源,曾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猜想 恒星是怎么来的?过去科学家们提出过很多假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两种对立观点: - “超密说”:来自神秘物质的爆炸 1955年,苏联天文学家阿姆巴楚米扬提出了“超密说”。他认为,恒星是由一种叫“星前物质”的神秘东西爆炸形成的——这种物质密度极大、体积极小,但它的具体性质至今没人能说清。不过,这个观点并没有得到多数科学家的认可。 - “弥漫说”:星际尘埃的“聚沙成塔” 目前更被广泛接受的是“弥漫说”。它认为,恒星的“原材料”是宇宙中低密度的星际物质——也就是漂浮在宇宙中的细小尘埃和稀薄气体。这些物质会在宇宙中聚集,形成像云一样的庞大结构,我们称之为“星云”。 二、星云:恒星的“摇篮”长什么样? 根据观测,星云主要分为两类: - 一类是被周围恒星照亮的“亮星云”,能直接被我们观测到; - 另一类是“暗星云”,它们自身不发光,还会遮挡背后的星光,形成宇宙中的“阴影区”。 其中最有名的暗星云,是猎户座的“马头星云”——它的形状像一匹披散着鬃毛的黑马的头部,因此得名,也是天文学家研究恒星诞生的重要目标。 三、一颗恒星的诞生,要经历两个关键阶段 别看恒星最终能稳定发光,它的“成长”过程漫长又复杂,主要分为“快收缩”和“慢收缩”两个阶段: 1. 快收缩阶段(几十万年) 要形成一颗像太阳这样的恒星,需要一个体积约900亿立方千米的庞大星云团。首先,星云会快速收缩,半径逐渐缩小到原来的1/100,平均密度提升1亿倍,最终形成一个又黑又浓的云团——这就是恒星的“雏形”,我们叫它“星胚”,星胚的中心会形成一个密集的核心。 2. 慢收缩阶段(数千万年) 快收缩结束后,星胚进入“慢收缩阶段”,也叫“原恒星阶段”。这时,星胚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当温度高到一定程度,它就会开始“闪烁”,宣告自己的存在,进入恒星的“幼年时期”。不过,这时候的恒星发光还不稳定,周围还裹着一层弥漫的星云物质,甚至会向外界抛射物质。 @抖音创作小助手 @抖音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05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