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张不火6天前
简单来说,踩下延音踏板和不踩踏板的区别,就像是“在音乐厅里唱歌”和“在小房间里说话”的区别。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这个区别: 1. 核心物理区别:声音的延续与中断 · 不踩踏板(常态): · 机制: 当你弹下一个琴键时,对应的琴槌敲击琴弦,发出声音。一旦你松开琴键,一个制音器就会立刻落回琴弦上,阻止其振动,声音便迅速停止。 · 效果: 每个音都是孤立、干涩、颗粒性的。音符之间没有连接,声音戛然而止。 · 踩下延音踏板: · 机制: 当你踩下踏板时,所有的制音器都会抬离琴弦。这时,无论你是否松开琴键,被敲击的琴弦都会继续自由振动,直到其自然衰减停止,或者你松开踏板让制音器重新压下。 · 效果: 声音得以自由延续、共鸣、混合。音符与音符之间的声音会重叠在一起,形成丰富的和声效果和绵长的旋律线。 2. 音乐表现上的具体区别 特性 不踩踏板 踩下延音踏板 连贯性 (Legato) 音与音断开,即使手指尽力连奏,声音也是“物理断开”的。 创造出真正连贯、歌唱性的旋律线条,音与音无缝连接。 音色与共鸣 音色相对干、脆、单薄,缺乏空间感。 音色变得丰满、浑厚、有空间感。所有被弹响的琴弦和泛音相互激发,产生丰富的共鸣。 和声效果 和声清晰、独立,前后不干扰。 和声会混合叠加。前面的和声会延续到后面的音符中,创造出一种朦胧的、梦幻的、或宏大的音响效果。 织体与清晰度 织体清晰,复调音乐(如巴赫的赋格)中的每个声部都清晰可辨。 织体可能变得模糊。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和声浑浊”,一团乱麻。 音乐风格 更适合巴洛克时期、部分古典时期作品,或需要极强颗粒感的乐段(如某些莫扎特、斯卡拉蒂的作品)。 是浪漫派、印象派及现代音乐的灵魂。能营造出从温暖柔情到波澜壮阔的各种音乐氛围。 --- 3. 一个生动的比喻 · 不踩踏板: 就像用钢笔在纸上写下一串分离的圆点。············ · —— 清晰,独立,但缺乏流动感。 · 踩下踏板: 就像用毛笔蘸饱了墨,在纸上画出一条连绵不断的线条。~~~~~~~~~~~~ · —— 流畅,饱满,富有情感和韵味,但墨迹之间可能会相互渗透(和声混合)。#钢琴学习 #音乐课堂 #钢琴教学视频 #义乌钢琴培训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