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0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後 方4月前
《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稿》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行书代表作,被誉为 “天下行书第二”,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稿》。创作于唐乾元元年(758 年)。纵 29.2 公分,横 59.6 公分,原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麻纸本,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 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河北诸郡纷纷倒戈。唯有颜真卿和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兄弟二人坚贞不屈,带领有限的力量抗击叛乱。 颜杲卿之子颜季明在其间负责传信联络,后叛军攻陷常山,颜杲卿与其子颜季明在城破后被俘虏,坚决不肯投降,父子二人及全家三十多口全部遇害。而颜杲卿父子收复要塞的功绩却被太原节度使王承业窃取,朝廷起初也未对颜氏一门的忠烈之举给予旌表。直到乾元元年,颜真卿派侄儿颜泉明多方寻找亲人遗骸,最终只找到颜杲卿的一只脚和侄子颜季明的头骨。颜真卿向朝廷申诉却无果,还一再被贬官,悲从中来,为祭奠罹难的侄子颜季明,撰写了这篇祭文: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從父〉第十三叔、銀青光祿〈脫「大」字〉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姪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 惟尔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蘭玉。〈方憑積善〉。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閒釁,稱兵犯順。 尔父〈□制,改被脅又改〉竭誠,常山作郡。余時受 命,亦在平原。 仁兄愛我,〈恐〉俾尔傳言。尔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凶威大蹙。〈賊臣擁眾不救〉賊臣〈擁〉不救,孤城圍逼。父〈擒〉陷子死,巢傾卵覆。 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尔遘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吾承天澤,移牧〈河東近〉河關。〈尔之〉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提〉攜尔首櫬,〈亦自常山〉及茲同還。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卜尔幽宅。〈撫〉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祭侄文稿》在书法史上影响巨大,是颜真卿的悲愤之作,保留着真实的历史痕迹,全篇章法精妙,被后世誉为 “在世颜书第一”。它与王羲之的《兰亭序》、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 “天下三大行书”,是后世每位研习书法的学子必须临摹的法帖。 该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时期颜氏家族的悲惨遭遇以及颜真卿本人的悲愤心情,是研究唐代历史、安史之乱以及颜氏家族的重要史料,为后人了解那段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00:00 / 1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3: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4: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