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8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是仁德的。 那些巧言令色之人,善于察言观色,见机行事,八面玲珑,讨人喜欢。但从动机上分析,这种行为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多半是小人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做出来的。那些巧言令色之人,总会巧妙地给自己穿上一套华丽的外装,用以迷惑他人。不管是为了博取上司欢心以谋提升的机会,还是为了讨取同事的支持和帮助,抑或是哄得亲友高兴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都会将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拿出来掩人耳目。这些人阳奉阴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他们花言巧语、和颜悦色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贪婪自私的心和肮脏卑劣的灵魂。若非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些小人才没工夫给你赔笑脸说好话呢。花言巧语没好人,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这种人照样在社会上大行其道,是什么原因呢?花言巧语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它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事实上,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喜欢被别人赞美、夸奖和奉承,只是各自喜好的程度不同而已。比方说,有些做领导的人,就喜欢自己的下属拍马屁,下属们拍得越响他们就越舒服。倘若有哪个下属说话有些直接或是有点儿不顺耳,轻者给人家“穿小鞋”,重者会动人家饭碗。也正因如此,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少,说漂亮话、谎话的人越来越多。其实,出现这种状况也是在所难免的,毕竟谁都喜欢好的东西,这也是每个人都有的弱点。正是这种人性弱点,才为巧言令色者的生存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孔子之所以痛斥花言巧语,一方面是因为他看到花言巧语的丑恶本质,另一方面,则是那些听信花言巧语的人往往会上当受骗,进而遭受事业的挫败,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在现代社会,作为大权在握的官员和公司的领导,要对巧言令色者高度警惕。要注意下属的言行,只有看清其真实的意图,才不会被那些华丽的表象迷惑,才不会因偏听偏信而失败。同时,自己也要身体力行,为下属们作出榜样,这样才能促进组织的发展、事业的壮大。孔子此语,意在告诫他的弟子,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真诚坦荡。要在言行上服从于真善的准则,不去刻意地追求外在的装饰。若是利用花言巧语讨好别人就是为假作恶,这样做是无法修成完善人格的。同时,他期望弟子们努力提高个人修养,看清社会上的各色人群,更加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并最终走向成功。 #国学智慧 #国学文化 #国学 #论语 #人生感悟 #读书 #智慧人生 #孔子 #名人名言 #读书 #经典 #圣人 #每日更新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2
00:00 / 05: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4: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2: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论语》阳货第十七(17) 子曰: 巧言令色,鲜矣仁。 释义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讨好他人的人,很少有真正的仁德。” 核心智慧 - 戳破“表面善意”的假象:真正的“仁”是内心的真诚与向善,而非靠言辞讨好、神色伪装来博好感,巧言令色本质是为了私利的虚伪迎合。 - 给出识人处世的标尺:看人别被“甜言蜜语”迷惑,更要观其言行一致、待人是否真心;修身则要警惕“为了讨好而伪装”,坚守真诚本份。 1. 职场场景:同事总说“这事我来帮你搞定”“你放心交给我”,却从未实际落地,反而蹭你的工作成果——这就是“巧言令色”,不必被甜言迷惑,重点看长期行动是否一致,合作时留好沟通记录更稳妥。 2. 人际交往场景:朋友平时对你百般夸赞“你最靠谱”“我只信你”,但你遇事求助时,他却找各种理由推脱,转头又对别人献殷勤——这类“嘴甜行动少”的人,难有真心,不必深交,把精力放在“雪中送炭”的人身上。 3. 自我修身场景:为了融入圈子刻意说违心话、装出迎合别人的态度,或是为了升职加薪刻意讨好领导却不踏实做事——这是自己陷入“巧言令色”,不如回归真诚,用实力和真心待人,反而更长久。 #传扬中华文化#为人民服务#论语遍地开花#巧言令色#识人
00:00 / 01: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5: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1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6
《论语·公冶长篇》巧言令色足恭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讨人喜欢的脸色,对人过分恭敬,这是左丘明认为可耻的,,也是我认为可耻的。心里藏着怨恨,外表却跟他很要好,这是左丘明认为可耻的,也是我认为可耻的。” 一般人喜欢听动听的话,看好看的脸色,被人家捧的高高的,所以经常吃亏上当,因而懊恼后悔。看人不应该只看表面,要深一层去了解。朋友相处久了,难免有一些误会,若是心存怨恶,表面上却伪装亲密,那就是虚伪,要提防为好。 孔子这一番话,在提醒大家,不要只做外表功夫,内心并不诚恳、朴实。不要阳奉阴违,成为可耻的小人。 不要存心讨好别人,特别是中国人,警觉性很高,所以怀疑心很重,实在不容易讨好,有时弄巧成拙,反而对自己不利。 讨好所有的人,势必讨好不了任何人。因为大家看在眼里,听在耳朵里,心里还是会有所反应。彼此一对照,马脚就露出来了。 讨好人家,目的是希望占小便宜。占不到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十分委屈,因而恼怒、报复,使对方觉得前后判若两人,更加不敢相信,扩大两人的信任距离,彼此都蒙受其害。 所以,合理的讨好,是礼的表现,不合理的讨好,便是谄媚、拍马。前者不应该视同讨好,以免混淆不清。#论语遍地开花#中华道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