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会馆是清代建筑,曾经是铅山县实验小学,作者小学学业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徽州会馆大门口有一对青石制作的石鼓,这个是它的最大特点。石鼓的前方有貔貅头雕塑,底座与鼓是整体塑身。儿童们最喜欢爬到石鼓上,模仿骑马的姿势。明清时期,石鼓的使用受礼制约束,普通百姓不可逾制。只有功名者或官宦人家,才能设立带雕饰的石鼓。徽州会馆显然是以朱熹的儒家圣贤之身,享有官家之名而设置石鼓的。 红茶水,水如财。 贩茶贩纸河口来。 徽州会馆座南朝北,北在五行中属水,而商人视水为财。进门约六七米便是个大天井,这是大型建筑的必选式样。过了天井就是朱熹正殿,用四根金丝楠木柱子撑起整个大殿。每根柱子都有篾箩般粗的直径,这个是古镇上是独一无二粗的柱子。正是由于楠木珍贵,上世纪八十年代时,被当时的职业中学拆除后卖掉了!当然,那段时期是中国贱卖国有资产的猖獗之时。 徽州会馆住朱熹, 石鼓倚门圣贤祠。 儒圣高堂婺源祖, 赚钱河口广信府。 朱熹正殿后面又是天井,但是很小仅有进深四五米。过了天井,要上约五级台阶便是会馆的办公场所。整个会馆地面都是红色花岗岩铺地,富丽又堂皇。 徽州会馆在清代,是作为新安会馆、新安公所及徽州某地会馆的总称。如河口镇上有救火队(消防队),其中徽州会馆的叫“新安水龙会”。故新安与徽州是指同一个地方。会馆是旅居河口镇的徽州商人同乡会,聚集办公的馆舍。主要是联络乡谊,为本帮商人提供方便,代表商人与官府交涉商业事务,同时代为传递乡人信函和官府文告,会馆经费由旅河商人提供。今天的安徽歙县、黟县、休宁和江西婺源一带古为徽州府。 徽州会馆毁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现有残存建筑物有东西礼门残存。 正殿东侧的青砖封火墙,还屹立在废墟上。南边桃花弄的九层花岗岩高墙基础还在,这个是古镇上房屋基础最牢固的像征。一般的大型建筑只有五至七层条石基础。
00:00 / 05: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7
00:00 / 09: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1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