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6
作为一名足球爱好者,你肯定懂:无论支持哪支球队,我们对足球的爱是如此相似。下面这篇短文,献给我们每一个热爱鲁超的人。 --- 鲁超,我们的山海与炊烟 老张把手机支在油烟尚未散尽的厨房,围裙没解,就挤进了直播间。屏幕里,泰山脚下的球场正被夕阳镀成金黄,他远在三百公里外,却仿佛能嗅到那片绿茵混合着泥土与汗水的气息。 这是属于我们的“鲁超”,一场无需言说的默契。 我们是这样一群人: 我们的热爱,有根有脉。 当威海主场的《水手》随海风灌满球场,烟台球员会俯身帮倒地的威海对手按压伤腿。那一瞬,胜负被海风吹散,“烟威一家”的古话在绿茵场上落地生根。我们记不住太多复杂的战术,但总能脱口而出“姜太公带队披荆斩浪”——因为这战役,从春秋的莒国与齐国便已打响。 我们的调侃,自带乡音。 赛前大屏上的“杀气”,是独属于我们的暗号:“风筝线上拴足球,海风吹回潍坊城”对阵“朝天锅里都卷啥?俺们煎饼可以卷万物”。这看似冒犯的嬉闹里,藏着的全是“地域骄傲”。在济宁,我们把《论语》吼成助威声:“温故而知新,技高则进球!”这一刻,老祖宗的智慧,化作了最铿锵的鼓点。 我们的英雄,会哭会笑。 泰安队的薛嘉骏,在得知自己因一张“别无选择”的黄牌而错过决赛后,在场边掩面哭泣。没有英雄主义的光环,只有最真实的遗憾。而主教练李白的自信与从容,则成了所有人的定心丸:“不管什么级别的比赛想拿冠军,身心都要扒一层皮。”我们的英雄,不必是完美的神,而是那些肯为家乡“扒一层皮”的普通人。 我们的仪式,在胜负之外。 当泰安球员将客队更衣室打扫得一尘不染,并在战术板上留下“感谢聊城”的笔迹时,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比冠军更重要。就像那近2000名远征军,他们的掌声不只献给胜利,更献给每一个“拼到最后一秒”的战士。 终场哨响,老张关闭直播。楼下的烧烤摊正迎来又一波高峰,那里的喧嚣,将与屏幕内的欢腾融为一体。这便是我们——足球,是我们共同的母语;而家乡,是刻进骨子里的方言。 部分精彩细节(如威海赛场的《水手》合唱、泰安队清扫更衣室)源自可靠的媒体报道,而部分极具地方特色的调侃顺口溜(如潍坊与日照的互动)则综合了赛事报道与相关评论文章,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与临场感。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8: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9
#球场 #秋天 我为什么如此热爱足球呢? 是因为在球场上奔跑的那一刻,我的生命只属于这片绿茵与蓝天吧!纵然每次从球场归来时都已身疲力倦,头晕目眩,汗水浸透了衣衫与发丝,但那时我能忘却一切,忘却所有的烦恼悲伤,躺在草坪上什么都不用去想,只是呆呆地仰望着湛蓝的天与西边的云彩。 记得高二时的校长杯,我和朋友们备战了好长时间,踌躇满志地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足球比赛。结果在第一轮比赛就被刷下来了,当时比赛很焦灼,总比分1:1平局,进入点球大战,第一轮点球平了,进行第二轮点球,也平了。最后双方队长点球,我们输了。丢球的那一刻我看见我的队长跪倒在地上,像是全身的筋骨都被剥掉了,我不知道他心里有怎样的悲伤,我的心却是骤然一抽,他不只是我的队长,也是我的伙伴啊。一场比赛的失败似乎否定了我们所有的努力,那是很灰暗的一天。刚踢完比赛的我们先是很失意,然后很气愤,怒斥我们的对手踢球动作太大。但我们终究是输了,心里再不甘也只能剩下遗憾。我们的对手最后走到了四强,这反而成了一种宽慰与证明,证明我们不弱。时间过得好快,每逢体育课我们依旧在球场上飞驰,我们似乎都忘记了校长杯留下的伤害,但我知道,我的队长心里还有一个结,我们心里都还有没愈合的伤疤,这片球场上,不止洒过我们的汗水,也有泪水。足球让我那么痛苦与欢心,它带给我痛苦也教我去习惯接受痛苦,它鞭策我也宽慰我,它鞭策过我的地方也都已变成我最坚韧的地方。 中国的足球场很少,篮球场却很多。我也是最先接触篮球,却最终选择了足球。也许是因为足球场很大,足够容得下我向往自由与飞翔的灵魂。 每次一出门,我会看到我的球鞋摆在鞋柜上而永不积灰,这时我就会想到一两天后我又会穿着它走向球场。前两日踢球又负伤了,腿肿的也疼的厉害,下一节体育课我将短暂的告别球场,而选择在落叶的柏油路上当一个缓慢的行者,当我缓缓而行的时候,我的目光仍会聚焦在激情的绿茵场上,我们都在等待彼此的下一场拥抱。 我是如此热爱,热爱这片永远不萎的绿茵,热爱绿茵场上永远自由的我。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1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