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寻亲:叶文斌妈妈寻找儿子将近百天中的煎熬与坚守 斌斌,妈妈今天又到靖西了,这里的风跟家里不一样,可妈妈还是没找到你。”2025年10月30日,广西靖西市雅斯特酒店门前,52岁的费女士摩挲着手机里儿子的照片,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这是她第7次来到这座边境小城,距离19岁的儿子叶文斌失联,已经过去整整94天。 2025年7月28日,叶文斌说要和同学欧阳天傲去南昌旅游,费女士像往常一样叮嘱他“每天报平安”。可她没料到,儿子的行程悄然转向了昆明、西双版纳,8月1日更是住进了广西靖西的酒店——这座紧邻边境的城市,后来成了她噩梦的起点。8月3日,当得知儿子退房后行李仍遗留在酒店,电话却无人接听时,费女士连夜从江西铅山赶到靖西,颤抖着手拨通了报警电话。 监控里的画面成了她仅有的线索:儿子和同学坐上一辆网约车离开,可车辆刻意避开了所有人脸识别卡口,最终在边境区域彻底失去踪迹 。“他们是被人带走的!肯定是被胁迫了!”费女士一遍遍向警方重复,指尖因用力而泛白。8月4日,儿子突然发来的游玩照片让她燃起一丝希望,可异常的定位却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微光;8月6日,云南丽江的定位成了最后一丝讯息,从此石沉大海。 接下来的三个多月,费女士的足迹遍布靖西、丽江的街头巷尾,行程远超两地之间一千多公里的距离。她打印了上万张寻人启事,贴满了边境小镇的每根电线杆、每个小卖部,逢人就递上儿子的照片:“您见过这个孩子吗?左眉有颗痣,身高175左右……”有好心人劝她“边境太危险,先回家等消息”,可她摇摇头,口袋里揣着儿子的学生证复印件,那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 广西、江西两地警方的协同追踪从未停止,可犯罪分子规避追踪的手段让侦破陷入困境——这种刻意避开监控的作案方式,正是边境涉拐涉骗案件中常见的伎俩。每当看到新闻里有边境失联人员被解救的消息,费女士就会立刻联系警方比对信息,可每次等来的都是失望。10月30日,得知甘肃有青年在边境被持枪控制的新闻后,她一夜未眠,对着儿子的照片哭到天亮:“斌斌别怕,妈妈一定找到你。” 如今,费女士的手机里存满了边境寻人志愿者的联系方式,抖音账号里全是儿子的信息和求助视频,每条都配着“求扩散”的文字。她学会了用各种社交软件发布寻人启事,哪怕只有一条无关的私信,也会立刻回电确认。“就像那些被救回来的孩子一样,斌斌肯定也在等妈妈。”她坚信着,就像坚信每个清晨都会到来。 截至2025年10月31日,叶文斌仍未被找到。
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