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5: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3: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
00:00 / 05: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14: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613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3: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4: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50
秦武王嬴荡,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在位仅四年(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他虽以“举鼎绝膑”的结局留名史册,却并非仅懂逞勇的莽夫,而是一位目标明确、行动力极强的君主,其短暂统治为秦国东进之路埋下关键伏笔。即位之初,秦武王便展现出与父亲截然不同的执政风格。他厌恶以“口舌之利”纵横天下的谋士,即位后第一件事便是将主张“连横”的张仪驱逐出秦,转而重用甘茂、樗里疾等兼具军事才能与务实作风的大臣,确立“以武强国、直取周室”的战略方向,在巩固内政方面,秦武王延续商鞅变法的核心制度,同时针对秦国朝堂的派系矛盾进行整顿。他任命樗里疾为右丞相、甘茂为左丞相,形成“文武相济”的执政格局:樗里疾出身秦国宗室,熟悉朝堂运作,负责稳定内部;甘茂是外来客卿,擅长军事谋划,主导对外扩张。 军事扩张上,秦武王的目标清晰且精准。他深知韩国重镇宜阳(今河南宜阳)是秦国东出函谷、通往中原的必经之地,此地“城高兵精”,若能夺取,秦国便可直接威胁周王室与韩、魏两国腹地。公元前308年,秦武王力排众议,派甘茂率军攻打宜阳。此战历时五个月,秦军久攻不下,朝中反对声四起,甘茂甚至以“息壤之盟”坚定武王的决心——最终秦军破城,斩杀韩军六万,彻底控制宜阳。这一胜利不仅打通了秦国东进的通道,更让诸侯见识到秦国的攻坚实力,韩国自此被迫向秦国臣服,秦国的中原战略迈出实质性一步。 然而,秦武王的性格缺陷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他天生神力,对“勇武”有着极致的追求,常以举重角力为乐,甚至招揽任鄙、孟贲等勇士入朝为官。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亲赴周王室所在地洛阳,见周室太庙中的九鼎(象征九州),一时兴起,执意要举起代表雍州(秦国故土)的“龙文赤鼎”。结果鼎重远超预期,他用力过猛导致膝盖骨断裂,当晚便因伤势过重去世,年仅二十三岁。秦武王的一生虽短暂,却并非毫无建树。他驱逐张仪虽打破了“连横”传统,却以更直接的军事手段强化了秦国的威慑力;夺取宜阳为秦国东进扫清了关键障碍,其战略眼光与执行力可见一斑。若不是因逞勇而亡,这位崇尚武力的君主或许能在秦国统一的进程中留下更多印记,而他的意外离世,也让弟弟秦昭襄王得以继位,开启秦国更为波澜壮阔的扩张时代。#秦武王 #秦武王嬴荡 #历史 #秦朝 #巨鼎而死
00:00 / 03: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