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2
00:00 / 2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李重洋(1959~1979)山西长治人,中共党员,生前为35229部队312师一名战士,1979年2月17日,李重洋所在部队率先进入越南境内,开始在境外作战。来自312师退役老兵回忆说:1979年2月19日李重洋所在部队奉命向高平城方向推进,一路上不断遭到越军阻击和埋伏,在部队进入一个山口时,遭遇了敌人反坦克部队的伏击。狭路相逢勇者胜,李重洋看着一辆辆坦克被敌人摧毁,心急如焚。于是他驾驶坦克想要从侧翼冲出去,为部队打开一个缺口,但狡猾的敌人早已在山口两边布置了大量地雷。李重洋刚冲出去没多久。就不幸连车带人被地雷炸飞。看到李重洋的牺牲,战士们红了眼眶,都被激起血性,战士们前赴后继,一辆车被击毁,第二辆就接上,最终通过山口打进高平。李重洋的战友们跪在李家门口,哭着向李重洋的家人说到:“李重洋同志为国牺牲了,对不起,是我们没有保护他。李重洋的父母战战巍巍的双手接过李重洋的遗物和三等功勋章。两个人哭的伤心欲绝当场昏了过去。家里最疼爱的小儿子没了,连最后一面也没见到。后来还是在亲戚们帮助下,一家人为李重洋烈士办了葬礼。之后李父一病不起,两个月后撒手人寰。李重洋父亲的离开,对李重洋年迈的奶奶双重打击,先是孙子战死沙场,接着儿子突然离去,老太太也失去活下去的动力,一个多月后也随着孙子,儿子去了。原本6口之家,短短3个月时间,就剩下3个人。烈士的母亲始终也没走出儿子牺牲的悲痛,整日以泪洗面,丈夫也没了,一夜满头白发,身受打击精神出了分裂症,最终在1993年也离开了人世。家里只剩李重洋哥哥和姐姐相依为命,1995年李重洋的哥哥因劳累过度心脏病也离世,家中仅剩下了姐姐一人。姐姐由于父母和哥哥需要照顾等原因,39年来第一次来云南屏边烈士陵园见弟弟,也是弟弟第一次迎来自己家人的看望。 热血洒南疆,英雄铸英魂!向老兵致敬!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17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4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43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82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94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2
00:00 / 00: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38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39
我叫刘明,曾用名刘亚明(意喻亚洲光明)。1961年9月18号生,籍贯山西阳城,中共党员。高中学历,1980年11月入伍。1984年4月28日随部队参加收复老山作战,其实,在我大哥刘光牺牲后,我们单位领导不同意我到前线作战,考虑到家里就剩我一个儿子,单位领导几次和我父亲刘斌通话,但我毅然决定要去前线作战,就这样最后领导和家人也都同意了我的想法。 在老山战役期间,战斗十分激烈和艰难,但我们40师打得仍旧十分漂亮,并最终一举收复了老山。 我当时任40师119团2营5连9班班长(尖刀班),带领全班无一伤亡顺利攻上了119号高地,我们班荣立集体一等功,我个人荣立二等功。 5月份我们转入防御作战坚守在老山阵地上。这期间,部队挑选了一批仗打得好的上陆军学院,我也接到了入学通知书,连队领导有意保护我,让我先撤下阵地,我谢绝领导的关心,坚持要和连队一起撤。 7月12号我和战友们再次经受住了越军加强师规模的反扑,我再次荣立二等功。由于战斗激烈,阵地上的工事破坏严重,我当时已是代理排长,我们排所在的短洞被炸塌了一部分。 7月13号我把全排战士安排到短洞内休息,我是最后一个只能在洞口,半个身体暴露在外,战士们要让我到洞内安全,遭到我的坚决反对。7月13号越南炮击时,我不幸被弹片击中,也永远倒在了老山这片阵地上,我牺牲时未满23岁。后我被葬于麻栗坡烈士陵园15排10号。#烈士 #老山 #保家卫国 #对越自卫反击战 #英雄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8
缅怀1周前
他军旅生涯19年,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他就是老山第12侦察大队4连3排长,侦察英雄杨建胜。 杨建胜,山西省阳城县人,1964年2月21日出生,1981年10月应征入伍,成为北京军区第38军114师252团一名战士,开启了他长达19年的军旅生涯。 1986年8月,杨建胜随部队开赴老山前线执行侦察作战任务,时任老山第12侦察大队4连3排排长,多次带领侦察分队出境执行对敌抵近侦察行动,每次都能出色完成任务。 1987年3月,杨建胜再次带队出境执行侦察任务,带领侦察小分队潜伏在距离敌阵地仅有几十米的丛林中伺机行动,狡猾的敌人进行好火力侦察,一梭子子弹打过来,杨建胜凭借多年积累的训练本能,就地翻滚,感觉身上的迷彩军装连续被扯动,中弹了! 但没有感觉到痛,原来敌人的子弹打中了军装和背包,留下了触目惊心的七个弹孔,而他安然无恙,最危险的一发子弹擦着他的肋骨打过去,太危险了! 战友们说他太幸运了,而幸运的背后,更是他一身出色的军事技能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他,是那次近乎本能的翻滚让他化险为夷。 在此次行动中,他亲手捕获两名越军俘虏,并引导我军炮火摧毁越军营房6座,炸死越军30余人后凯旋而归。 在1986年8月到1988年1月的整个防御作战期间,杨建胜带领的侦察分队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并且无一人伤亡,杨建胜荣立一等功,侦察分队获立集体一等功。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