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作为一名独立英语老师,每当和家长讨论英语学习时,总绕不开一个话题:"学英语是不是一定要吃苦?" 这让我想起我们这一代人的英语学习经历。从初中开始苦背单词,到大学还在死磕语法,做了无数练习题,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可等到真正要用英语时,却发现既听不懂也说不出,更读不懂原版书籍。这样的"苦",现在看来真是白吃了——方法不对,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劳。 反观现在带着我家可可学英语的经历,就完全是另一番光景。她从两岁八个月开始接触英语,整个过程就像在玩一样:看英文动画片、读绘本、和我用英语聊天。我们在公园里边玩边练口语,在家里做游戏时也自然地穿插英语对话。要说唯一算得上"吃苦"的,可能就是读分级读物时遇到生词需要多读几遍。但这样的"小挑战",完全谈不上是苦,反而像闯关游戏一样让他越读越起劲。 这也让我想到顾乐婷老师分享的教学日常。她的学生虽然会在评论区"吐槽"作业多,甚至建小群"蛐蛐"老师,但大家都明白——每翻过一座山,再看其他文章就不会觉得难了,在班里也会越来越有信心。这种在正确方向上的"爬坡",虽然也需要努力,但和盲目"吃苦"完全是两回事。 其实,学习英语就像爬山。我们这一代人走的是陡峭难行的野路,费尽力气却常常迷失方向;而现在我们可以给孩子规划一条风景优美、坡度适宜的登山步道。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努力,而在于选择哪条路。 在我的课堂上,我从不要求学生"硬吃苦"。相反,我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挑选合适的材料:用他们喜欢的动画片段练听力,用热门话题练口语,确保每次的阅读任务都是"踮踮脚就能够到"的难度。这样的学习虽然也需要付出,但不会让人觉得是在"受罪"。 当然,如果错过了语言敏感期,确实需要多花些功夫。但即便如此,也不需要"硬吃苦"。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保持对英语的兴趣。因为一旦觉得太苦,学习的热情就会快速消退,反而更难坚持下去。 所以,如果有人问我学英语要不要吃苦,我会说:我们需要的是在正确方法指引下的持续努力,而不是盲目地吃苦受累。真正的进步,来自于那些恰到好处的挑战,来自于在爬坡路上收获的每一个"我做到了"的惊喜瞬间。 毕竟,学习英语不是为了证明我们能吃多少苦,而是为了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如果这个过程充满痛苦,谁还愿意一直走下去呢? #英语老师 #英语口语 #英语启蒙 #英语学习 #学英语要吃苦吗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