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9: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
00:00 / 09: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1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4: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
00:00 / 02: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香港的七年通缩:7.8港元,真的值得坚守吗? 1983年,香港选择了把港元汇率固定在7.8兑1美元。 这份承诺,让世界重新相信这座城市。 在联系汇率制度下,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信心回归 信任点燃了1990年代的繁荣, 也让香港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然而,信任的代价,也是一种束缚。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当周边货币接连贬值时,香港选择了坚守。 金管局将利率一度推至300%,守住了7.8的汇率, 却也迎来了长达七年的通缩与经济冰封。 房价腰斩、失业飙升,但7.8从未动摇。 不能印钞、不能降息、不能贬值 这套制度逼迫香港完成了最痛苦的出清。 而正是这种制度性的自律, 让香港在危机之后,再次赢得全球市场的信任。 7.8,不只是一个数字, 它是一座城市对稳定与信任的长期承诺。 #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经济史 #香港通缩 #宏观经济 📊 数据来源与引用说明(截至 2025 年 10 月) 一、汇率与货币制度 来源:香港金融管理局《联系汇率制度的重要里程碑》 1983 年 10 月 17 日:港府宣布实施联系汇率制度,港元以 7.8 港元兑 1 美元挂钩。 2005 年 5 月 18 日:引入「可兑换保证区间」制度,将兑换区间设定为 7.75(强方)至 7.85(弱方),并维持至今。 货币局制度下,港元货币基础须以不少于 100% 的美元储备支持,备偿比率常年高于 100%。 二、经济与失业数据 来源:香港社会指标数据库 「经济|失业率」指标:2003 年失业率在 8.7% 左右,创历史新高。 「经济|通货膨胀率」指标:1998 年 11 月起 CPI 转负,至 2004 年 7 月止,香港经历了连续 68 个月的通缩。 三、房价与资产负债 来源:香港社会指标数据库 私人住宅售价指数自 1997 年高峰至 2003 年低谷累计下跌约 60%–65%。 根据金管局与统计处数据,2003 年中负资产按揭约 105,697 宗,占全部按揭约 22%,涉款约 1,650 亿港元。 来源:FRED 圣路易斯联储数据库 四、股市与金融市场 来源:美国圣路易斯联储 FRED 恒生指数由 1997 年 8 月约 16,673 点高位,跌至 1998 年 8 月约 6,600 点,跌幅约 60%。
00:00 / 1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4: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28: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
00:00 / 16: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5: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6: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00:00 / 05: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