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期中考试之后看孩子的成绩不能光看分数?你们怎么看成绩呢?考好了一顿表扬,妈妈带你吃好吃的,一堆物质上的奖励,甚至许个愿。考差了,就一顿批评指责甚至埋怨。家长看成绩往往是情绪上的表达出了分儿,说一番表达自己情绪的话,然后呢,孩子哪里有问题不清楚,接下来怎么努力和学习改进也不知道,考试就白考了。考试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学习情况的综合反馈。你成绩不理想,就说明有问题,你得改呀。如果您光看分数,既看不到孩子身上的成长,也看不到孩子身上的问题。我给你举个例子,两个同学都考了80分儿,一个同学。基础题中等题全对,难题不会做。考80说明你的基本功特别扎实。另一个同学难题得分儿了,但是基础知识错的更多,两头受气。那你说两个同学考80分儿一样吗?他不一样。第一个同学将来到毕业班,寒暑假攻难题分儿一下就上去了,而另一个同学两头受气,这个基本功不扎实,到了毕业班大有问题。再夸张一点,一个同学考80,另一个同学就考90。那如果考80这个基本功特别扎实,将来毕业班照样出分儿,但是考90这个就不一定了。别管他难题得了多少分儿,但基础知识一旦有问题,这就是大事儿。那你说老师怎么看孩子成绩呀?要看分数背后的问题,要引导孩子做考试分析。如果您不会给孩子做考试分析,我来给你分享一下我怎么跟我的学生们做考试分析的,要三看。第一个要看失分内容。是单词错了还是语法知识的问题,是力学的问题还是电学的问题,是知识问题还是题型问题?把这个问题的根儿找到,这是从内容上角度来看。#期中考试#西安家长必读#英语#期中考试后的学习调整#找学习问题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期中考试后,父母必须清楚,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绝不能等同于孩子的综合实力。分数只是孩子在某一阶段学习成果的一种体现,是对前一段学习过程的总结和反馈,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家长不能仅仅依据分数和名次来评判孩子的优劣,而应该以一种更为合理的方式:看到进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查漏补缺,制定下段努力方向! 千万不要抓住分数与名次,喋喋不休,唠唠叨叨,最有力的教育,从来不是言语上的重复说道,而是行动上的潜移默化,情感上的深度联结。 多数孩子考不好心里也不好受,哪个孩子不想考第一?但第只有一个呀!这时候孩子的内心往往充满着沮丧、失落,甚至可能会有自我怀疑。这时,父母的理解和鼓励就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照亮孩子迷茫之路! 也许考试失误的伤痕,终将化为孩子最坚硬的铠甲;那些泪水,也必将浇灌出他生命中最骄傲的勋章! 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做好过程监管,平时多问多陪伴多沟通,而不是到开家长会才去学校! 期中考试后,家长一定要学会闭嘴,收起担忧!你的笃定,才是孩子最坚固的堡垒;你的放手,才是孩子最辽阔的疆场! 请坚信,你的孩子,生来就带着自己的光。他正走在一条注定繁花似锦的路上!#无限研习社 1#职业跑刀 #游戏星露谷物语 #卡牌策略游戏 #小红书游戏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0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02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初一孩子的家长怎么看待这次的成绩 1.考得好:先开心再冷静 —— 成绩不能完全证明孩子已适应初中学习节奏 / 难度,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才是检验是否稳定适应的关键节点。 2. 考得不好:不丧气不放弃 —— 初一只是初中起点,且初一知识点占中考比例低(不足 20%),此时补救比后续容易,重点是帮孩子调整而非否定。 3. 重视初一的 “转型价值”:孩子从小学过渡到初中,学习模式、思维方式需大幅调整,初一的核心目标是帮孩子适应初中学习节奏和强度,而非追求高分排名。 二、各学科适配的学习帮助方法(重点抓主科,小四门针对性应对) 1. 主科(语数英):核心强化,筑牢基础 • 语文:聚焦 “积累 + 方法” ◦ 基础:字词、古诗文反复练,确保会背会写、理解含义; ◦ 阅读:课内吃透课文大意、段落主旨、写作手法;课外重做旧阅读题,梳理做题思路和专业术语; ◦ 作文:多阅读优秀范文 + 仿写,定期练习 2-3 个通用题目,积累素材和表达逻辑。 • 数学:狠抓 “基础 + 计算 + 错题” ◦ 优先巩固课本基础知识,不急于攻难题(中考 80% 题型是基础题); ◦ 强化计算能力,避免基础失分; ◦ 用好错题本,及时复盘错误原因,针对性补漏。 • 英语:立足 “词汇 + 阅读” ◦ 词汇是核心:吃透课本所有词汇,词汇量达标后考 80 分基本无压力(初高中、大学均适用); ◦ 搭配大量阅读,巩固词汇运用,提升语感。 #山西 #榆次 #初高中 #成绩出来了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