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9: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8
00:00 / 00: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6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4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5
颜氏一族 满门忠烈 颜真卿 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唐代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其家族自南北朝以来“世载忠孝”,五世祖颜之推著《颜氏家训》,奠定家族“立身扬名”之志。755年颜真卿时任平原太守,早察安禄山反迹。他阴高城墙、暗积粮草,却佯装文士宴饮迷惑叛军。安史之乱爆发后,河北二十四郡尽降,唯平原郡坚守。 颜真卿派侄颜季明联络常山太守颜杲卿,共举义旗; 颜杲卿计杀叛将李钦凑,夺土门关,断安禄山归路; 兄弟二人联合收复河北大部,史载“横绝燕赵,贼不敢东窥”。安禄山急攻常山,颜杲卿率军民苦战六昼夜,粮尽水绝。城破被俘,押至洛阳: 安禄山斥:“汝本范阳户曹,我荐汝为太守,何故反我?”颜杲卿怒骂:“汝本营州牧羊羯奴,天子擢汝三镇节度使,何故反天子?”叛军钩断其舌,仍含血喷贼; 颜季明等子侄八人被腰斩于洛阳天津桥,颜杲卿被肢解而死。临刑前,季明回首望父,血书“忠孝”二字于地。乾元元年(758年),颜真卿任蒲州刺史,寻得侄子颜季明头颅,泣作《祭侄文稿》初书尚工整,至“父陷子死,巢倾卵覆”时笔锋崩裂,改涂墨团如血渍; 原稿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被誉“天下第二行书”,卷中234字,涂改30余处,尽显锥心之痛 784年,76岁的颜真卿奉命劝降叛将李希烈,被缢杀于蔡州龙兴寺,临终书遗表:“臣今奉使无状,岂敢求生!” 据《颜氏家庙碑》载,安史之乱中颜氏家族三十余人殉国,仅幼童颜頵因藏于井中得免。#颜真卿 #颜杲卿 #颜季明 #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2
第二百零六集 昭然若揭 上集咱们说到,安禄山不遗余力的向李隆基表忠心,认杨贵妃做干妈。 天宝六载,李隆基又让安禄山兼任了御史大夫。安禄山就有更多的机会进京朝见皇帝了。但是有个人发现了安禄山这小子有点膨胀,正琢磨得打压一下他的嚣张气焰。谁啊?宰相李林甫。李林甫多聪明啊,安禄山心眼再多,也逃不过李林甫的眼睛。李林甫也是靠这个本领起家的啊。安禄山每次进京,李林甫都会把他找过来敲打敲打。安禄山发现,每次他想啥,李林甫就像会算卦一样,总是能提前预知,然后告诉他,你小子别嘚瑟哈。安禄山望着这个尊神,能不害怕吗?只要和李林甫谈话,就算大冬天,安禄山都会汗流浃背。有的时候,安禄山派人进京出差,等人回来时,安禄山马上就问:“宰相李林甫说了什么?”如果没啥事,安禄山就高兴的直蹦。如果告诉他说,宰相让你别嘚瑟,他马上就瘫坐在床上,冷汗直流,嘴里嘟囔道:“完了,我死定了。”你看,之前我讲过的,安禄山平生只怕两个人,这李林甫就是第二个。后来连李隆基听说了这个事,还拿这事取笑安禄山呢。 安禄山就靠他的拍马屁本领和在李隆基面前表现的假忠诚,把李隆基骗的团团转,足以见得,晚年的李隆基确实昏聩至极啊。天宝九载,李隆基竟然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把节度使封王,这是史上第一次啊。这让安禄山彻底的膨胀了,一年后,他开始向李隆基要官了,他请求李隆基让他兼任河东节度使,李隆基二话没说,准了。至此,安禄山一人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这三个地方是唐朝北部边境连在一块的一大片区域,安禄山一个人成了这里的土皇帝,他招兵二十万,他比皇帝的军队还多。他怕李隆基怀疑他图谋不轨,还故意演戏。 唐朝当时和北方的两个胡人少数民族契丹和奚实行的是和亲策略。就是唐朝把两个公主分别嫁给了契丹和奚的首领。当然了,都是假的公主。安禄山却故意去找茬和这两个少数民族打仗。气的这两个首领把假公主都杀了。安禄山更有理由不断和他俩打仗了。总打仗,安禄山就总招兵,还能讹诈朝廷的军费。安禄山权力就越来越大,财富也越积越多。这个时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安禄山这小子狼子野心,他是在为造反积蓄力量了。很多朝臣都明里暗里的向李隆基汇报安禄山的谋反之心。可是李隆基根本就不信,他一手拉拔起来的爱将,忠心耿耿的干儿子,怎么可能造反呢?但终于有一个人说话了,他说的话令李隆基开始心里打鼓了。#历史 #故事 #知识 #知识分享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1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