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7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4
新爷1年前
地上河形成的原因 地上河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含沙量大增。黄河流到下游时,由于地形平坦、地势降低,河道展宽,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河床不断抬高。 2,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使水土大量流失注入黄河,使黄河河水含沙量增大至下游地区。 3,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地形平坦、河道变宽、水流变慢,致使大量泥沙沉积,积年累月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地上河”。 4,为了防止洪水灾害,人们不断加高河堤,年复一年形成今天的地上河。 总之,地上河的形成是由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下游华北平原的地形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上河的主要危害包括: 1,洪水威胁: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后水流缓慢,来自中游的泥沙大量淤积,河床不断上升,最终高出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长期以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来约束洪水,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来越大。一旦发生决堤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 2,断流问题:黄河的“地上河”造成无支流汇入,使黄河越往下游水量越少,进而出现断流。筑堤防洪的工程量和难度逐年增大,投入费用也逐年增大。 3,环境问题:黄河被称为地上河主要是因为上游荒漠化严重,中游的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河道抬高。这会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的影响。 总结来说,地上河的主要危害包括洪水威胁、断流问题以及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
00:00 / 06: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4: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15: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9
《天地洛阳》 第一集 天造洛阳 在黄河中游,一条全长453公里的洛河流进了黄河,在洛河之间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地理名词河洛地区。河指黄河,洛是洛河。洛河的北岸就是古城洛阳。 洛阳偃师二里头村,流传着一些古老的传说,以徐旭生先生的发现为开端,三代考古专家和学者对这里进行考古发掘,研究表明,二里头遗址是4000多年前,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青铜冶铸作坊,对应史书记载,这座遗址就是夏王朝的国都——斟鄩 是迄今可确认中国最早王朝都城遗址,它的发现让夏王朝这个只在古籍记载中出现的国家,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武王伐纣灭商后,决定把国都迁到国家的中心地区洛邑,来治理中国, 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中国进入农耕文明国家,洛阳从夏朝第一个建都,到公元938年五代十国的后晋灭亡,以洛阳直接作为王朝都城的时间有1600年左右,洛阳成为中国历史上,建都年代最早时间最长的城市。 沿洛河东西35公里范围内,分布着二里头夏都、偃师商城、周王城、汉魏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五大都城遗址,人称 “五都贯洛” 夏都斟鄩方形宫殿,开启王者居所先河;偃师商城,宫殿众多,左右对称;东周王城,宫殿严格规制,威严凝重;汉魏故城,铜雀台傲视全城,宫殿古朴精美;隋唐洛阳城,内城外郭形制完备,宫殿宏伟气派, 孔子来洛邑时,老子在洛邑担任东周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档案馆馆长,他博览群书,感悟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把自己的体会融入到一部名为《道德经》的典籍之中,诞生了道家思想。 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大约东汉初年道教诞生。 同样东汉时期,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汉明帝刘庄的邀请下,来到洛阳,诞生了中国第一所官办寺院白马寺 四百年后,在距白马寺不远的龙门山上,北魏孝文帝开始了龙门石窟的宏大工程,石窟的雕凿持续了三四百年,这个在今天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作品才基本完工。 一件出土于二里头遗址青铜器被称为夏爵,夏爵高22.5厘米,三足细长,束腰平底,铜爵的器壁很薄,无纹饰,造型匀称,是迄今为止见到的最早的青铜爵,被誉为中华第一爵。 煌煌祖宗业,永怀河洛间,斟鄩,西亳,洛邑,雒陽,洛陽,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一部中华文明的煌煌画卷;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文明之源,神都洛阳在天地间写下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历史故事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宅兹中国 #风起洛阳 #点亮城市之光
00:00 / 15: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3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