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又称昆腔、昆山腔、昆剧,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 发展历程 :昆曲起源于元末明初,是南戏发展到昆山一带,与当地音乐、歌舞、语言结合而成。明代初年形成“昆山腔”,嘉靖年间经魏良辅等人革新,形成“水磨调”,昆曲基本成型。梁辰鱼将《浣纱记》以昆曲形式搬上舞台,推动昆曲进入戏剧表演领域。万历年间,昆曲流播全国。清代康熙末年到乾隆年以后,昆曲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昆曲艺术出现转机。 艺术特点:昆曲的音乐属联曲体结构,使用的曲牌约有一千种以上,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 。其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等 。表演上,歌、舞、介、白高度综合,脚色行当分工细致,包括老生、小生、旦等多个行当 。昆曲节奏缓慢,发音吐字讲究四声,具有抒情性强、动作细腻等特点 。 代表剧目 :昆曲有《琵琶记》《牡丹亭》《长生殿》《鸣凤记》《玉簪记》等众多经典剧目,清代中叶以后,昆曲主要以折子戏形式演出,保留下来的昆曲折子戏有四百多出。 文化地位 :昆曲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传统文化的结晶和戏曲表演的典范,200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国粹传承 #谁说戏曲不抖音 #非遗传承 #戏曲风 #戏曲妆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