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9
最近有没有被谷歌的Gemini 3 Pro刷屏?这款新模型简直是大模型圈的“全能学霸”——在人类顶尖难题测试HLE中拿到三十七点五个百分点的得分,远超GPT-5.1的二十六点五个百分点;多模态测试更是创下八十七点六个百分点的历史纪录 !但你知道吗?支撑这份惊艳表现的,不是大家熟知的英伟达芯片,而是谷歌自家的“算力神器”——Cloud TPU v5p。 你可能会问,TPU到底有多强?这款专门为AI设计的芯片,训练大模型的速度比上一代快二点八倍,内存带宽提升三倍。正是靠着成百上千颗这样的TPU组成的超算集群,Gemini 3 Pro才能在各种测试中一路领跑。但这可不止是谷歌的一次技术秀,背后藏着一个影响整个行业的大趋势——AI算力正在从“英伟达垄断时代”,悄悄迈向“多元共存时代”。 还记得几年前,英伟达的H100芯片可是“一卡难求”,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一度高达九十五个百分点,几乎垄断了高端AI芯片市场。但现在不一样了,谷歌的TPU已经成为自家大模型的核心动力,亚马逊更是直接部署了超过五十万颗自研的Trainium 2芯片,专门支持Claude大模型的训练。令人兴奋的是国产阵营的崛起,华为昇腾、寒武纪等企业正迎头赶上!IDC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国产AI芯片在国内市场份额已突破五十个百分点大关。 当然,英伟达依然是行业领导者,2025年第三季度数据中心收入创下五百一十二亿美元的纪录,同比增长六十六个百分点,实力依然强劲。它的CUDA软件生态就像一道深深的护城河,很多企业短期内还离不开。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无法独享AI增长的盛宴了——一边是谷歌、亚马逊这样的大客户自己造芯片,减少对外采 购;另一边,全球算力竞争已经从“堆芯片”的军备竞赛,转向了“集群协同效率”的比拼,单靠一款芯片的性能已经不够了 。 这对投资者来说,可是个重要信号:给英伟达估值的时候,不能再只盯着过去的高增长了。既要看到它在高端市场的技术优势和生态壁垒,也要警惕两个长期挑战——一是算力竞赛的逻辑变了,单纯的硬件堆砌已经过时;二是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开始自研芯片,未来的采购需求可能会慢慢减少。 #tpu芯片 #gemini3 #算力概念 #英伟达利空 #寒武纪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3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8: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4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0: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
00:00 / 02: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9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6
00:00 / 03: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2025年11月中旬,国际权威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相当于AI领域的“全球裁判”,发布了四份生成式AI技术创新指南报告,从GenAI云基础设施、GenAI工程、GenAI模型到AI知识管理应用四大核心维度,给全球厂商排了“实力榜单”。结果超亮眼:阿里云在这四个维度里全都冲进了“新兴领导者象限”,不但是唯一做到全项入选的亚太厂商,还和谷歌、OpenAI这些国际巨头站在了同一梯队!这可是中国AI第一次在全球全栈技术比拼中拿到如此全面的认可。 可能有朋友要问,“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到底是啥意思?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就像咱们盖房子,阿里云是从打地基、搭框架,到做室内装修、配智能家居,从头到尾一站式搞定。 先看“地基”——GenAI云基础设施,这是AI运行的“超级机房”。2025年上半年中国AI基础设施服务市场同比暴涨122.4个百分点,阿里云以24.7%的份额稳居第一,相当于全国近四分之一的AI算力都来自这里。没有这扎实的地基,再聪明的AI也没法高效运转。 再看“搭建工具”——GenAI工程,这是帮企业快速用上AI的“施工队”。现在超七成的《财富》中国500强企业都在用生成式AI,其中一半以上选了阿里云的服务 ,靠的就是这套灵活的工程工具,能让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快速搭起自己的AI系统。 然后是“核心大脑”——GenAI模型,这是AI的“智慧核心”。阿里云的通义千问在企业级大模型市场占比17.7%,是中国企业选择最多的大模型 ,还开源了300多个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成为全球第一的开源模型生态。不管是写代码、做设计还是处理专业数据,这个“大脑”都能hold住。 最后是“落地用法”——AI知识管理应用,这是让AI真正帮到工作的“实用功能”。从金融风控到工业质检,从公文生成到智能客服,阿里云的AI应用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准确率普遍超过95%,真正把技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更值得骄傲的是,2025年全球生成式AI支出预计达6440亿美元,中国市场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而阿里云以35.8%的份额稳居中国AI云市场第一,相当于中国AI产业的增长,阿里云在背后扛下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阿里最新消息 #gartner #全栈AI #ai应用概念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3: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