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7: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9: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25
Nova姥爷3天前
人性的丑陋就是,在有权、有势、缺德的人身上找优点;在无权、无势、善良的人身上挑毛病。”这句被广泛传播的洞察,虽未在《晚熟的人》原文中找到一字不差的表述,却精准提炼了莫言作品的内核。在他的文字世界里,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有权势者践踏规则、损人利己,却总有人凑上前追捧“有魄力”“会变通”,把自私包装成智慧,把霸道曲解为能力;而当善良者遭遇不公、遍体鳞伤时,旁观者却立刻站到道德高地上,用轻飘飘的语气劝他“忍一忍就过去了”“做人要大度”。他们从不会问弱者“你受了多少委屈”,也不会谴责施暴者的嚣张,只会要求受害者吞下所有苦楚。职场霸凌中的“别把关系闹僵”,亲友算计后的“都是一家人何必计较”,本质上都是用“善良”的枷锁,困住了本应被保护的人。 这种丑陋,在欲望的催化下更显狰狞。莫言在话剧《鳄鱼》中,以“鳄鱼”为隐喻,道尽了欲望失控后的人性崩塌。贪官单无惮从寒门才子到贪腐逃亡,手握权力时便纵容欲望膨胀,违规提拔情妇、放任亲属制造工程惨案,东窗事发后遁逃海外仍沉迷奢华。而围绕在他身边的人,或谄媚讨好榨取剩余价值,或狼狈为奸后无情背弃,或借其经历沽名钓誉,每个人都在欲望的泥潭里互相撕扯,上演着“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荒诞闹剧。正如莫言所揭示的,人的欲望就像鳄鱼,若没有规则的约束与良知的制衡,便会在权力与利益的滋养下肆意生长,最终吞噬掉人性的底线。 更令人寒心的是,人性的丑陋往往带着“平庸之恶”的麻木。那些趋炎附势者并非天生恶人,却在强者面前自动矮化姿态,将缺德视为能力;那些道德绑架者未必心怀恶意,却在弱者面前习惯性站在高地,将忍耐等同于善良。他们从不反思自身的双重标准,反而将这种势利与冷漠当作处世的智慧,在一次次纵容恶、苛责善的过程中,沦为丑陋人性的帮凶。就像《晚熟的人》中那句沉痛的注解:“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许多善良者的成长,正是在看清这种丑陋后,被迫学会坚硬与设防。 莫言的文字从不说教,却让我们看清:人性的丑陋从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潜伏在每个普通人身边的可能。它提醒我们,善良不该是忍气吞声的理由,大度该留给懂得珍惜的人;欲望本是万物繁衍的动力,唯有以良知为尺、以规则为界,才能避免沦为它的奴隶。看清人性的丑陋,不是为了变得冷漠,而是为了守住内心的清明——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不做趋炎附势的追捧者,不做道德绑架的旁观者,更不做欲望失控的沉沦者
00:00 / 01: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8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7
00:00 / 02: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4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