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印2年前
到处都是东北大米,南方大米去哪了? 南稻北麦是个常识,虽然南方是传统的水稻集中产区,但现在市场上好像东北出产的大米更加常见,南方大米反而比较少。 实际上,我国水稻产量最高的地方并不在南方地区,而是东北黑龙江,其次是南方的湖南跟江西以及不南不北的江苏。 东三省里,辽宁水稻产能比较低,而吉林的水稻总产量也能进入全国前十。 黑龙江的大米产量相当于两个四川,接近广东的三倍,而黑龙江本土人口比较少,大部分大米都作为商品粮输出。 市场上东北大米比南方大米常见,其实只是个错觉而已。 首先南方水稻的商品化程度低,很多大米生产出来后在当地就直接消费了,进入市场广泛流通的相对较少。 而东北大米几乎都是作为商品粮,进行规模化商品化生产,市场流通性更强,作为商品自然更加常见。 其次东北大米知名度更高,仔细想想超市里当然不可能只有东北大米,但人们一般记住的通常只有东北大米。 江淮、江南等地区的大米,不管是规模还是品牌效应,都很难与东北大米相比,通常都只在生产地一带销售。 当然,因为东北大米名声在外,也经常有很多南方大米贴牌销售,到底是不是东北大米那就只有吃过才知道。 各地市面上,其实还是以本地与附近产的大米为主,只不过东北大米商品化更成功,让人感觉到处都是东北大米。#地理 #历史 #大米 #南方 #北方
00:00 / 0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7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8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2
作为一个南方人,我真不希望我这身高拖孩子后腿。自从带孩子去东北旅游回来后,我更羡慕北方人的大高个,更加执念为孩子的身高拼一把。给孩子吃的米是东北大米,喝的水是东北水,现在我决定南娃北养,在广大东北家人们的爱心指导下。努力养好杰杰。真实记录"杰杰成长记"的每一天日常。期待孩子18岁以后能长到180以上的大高! 我做的不仅是东北菜,而是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娘在家就在,为了孩子,天下母亲都一样,没有什么不愿付出的。 我做孩子的妈妈时间很长,有一生那么长。可他做孩子的时候很短,一眨眼就长大了。其实我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很短暂,0一3岁我是他的全部,4一12岁我是他的晚上,13-18岁我是他的周末,19一23岁我是他的寒假与暑假。23岁以后我只能是他的春节。用心陪伴抚育杰杰每一天,尽我力所能及养着他,用心倾听着他每一天的喜怒哀乐,牵着他的手在繁星的夜晚走着。迟早他会不需要我陪伴。就这样一步一回头,莽莽撞撞的会闯进了成人的世界。我曾经也是这样养了杰杰哥哥12年。而今又要这样陪伴杰杰10年,尽我所能托举孩子们。能成长就上交国家,不成长就承欢膝下。岁月那有静好,都是有人在负重前。愿天下都母慈子孝。#东北炖菜 #孩子东北旅游回来后的变化 #为什么北方人比南方人高 #南娃北养 #育儿经验分享
00:00 / 03: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64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33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5: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