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2
3天前
道阻且长 1902年的中国 距1840年,鸦片战争,已过去一个甲子; 距1861年,洋务运动,已过去四十一年; 距1895年,甲午海战,已过去七年; 距1898年,戊戌变法,已过去四年; 距1911年,辛亥革命,还有九年; 距1915年,二十一条,还有十三年; 距1927年,田中奏折,还有二十五年 距1931年,九一八事变,还有二十九年; 距1937年,七七事变,还有三十五年; 距1945年,抗战胜利,还有四十三年; 距1949年,新中国成立,还有四十七年; 距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还有六十二年; 距1978年,改革开放,还有七十六年; 距2008年,北京奥运,还有一百零六年; 距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还有一百零八年。 难办,也得办。 毕竟,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1902年的梁启超 流亡日本,已近四年; 结束流亡回国,还有十年; 距结束从政生涯,还有十五年; 评价摘录两则,供参考。 其一: 黄遵宪(清朝大臣、爱国诗人、外交家、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民俗学家,梅州八贤之一。):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其二: 郭湛波(民国思想史家):梁氏在中国思想史上的贡献,不如在学术史贡献之大,在思想史上的贡献,创设不如康有为,破坏不如谭嗣同,而其思想多来自康、谭二氏,故其思想不深刻,不一贯,随时转移,前后矛盾,然其影响甚大,则因其文笔生动,宣传力大。 #读书笔记 #中国 #日本 #梁启超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甲午战败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战争的开始),而我的家乡化为一片废墟。我亲眼目睹了战火连天的惨状,昔日的学堂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孩子们捧着书本被硝烟笼罩,风里传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帝国主义者的铁蹄仍在肆意践踏,“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我决定投身战斗。 我参加过辛亥革命的烽火战斗,冲锋在前线与敌人殊死搏斗;在北伐战争中,我肩扛枪炮,与战友们并肩作战,誓死捍卫国家的尊严;抗日战争的浴血奋战中,我更是冲在最前线,用血肉之躯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线。每一次战斗,我都拼尽全力,为了能够让我的后辈们有一个和平的家园,我觉得所有的苦和累都不算什么。然而,战争是残酷的。在一次战斗中我不幸身亡,倒在了血泊之中。那一刻,我希望我的后辈能记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势必会形成一股燎原之势。 你可能会好奇我为什么存活了如此之长的时间,因为我不是我,我是千千万万个我,我是每一个我。 1949年,风中又传来了读书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有无数个小孩在认真学习,他们头顶着的不再是硝烟,而是朝阳。他们还可以在户外尽情地玩耍。噢!他们在敬礼,原来我们真的胜利了,我的家乡日渐强大起来,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 好像有一首歌仍在唱“文化是武器,埋在每根神经”。 #光遇 #光遇剧情 #火力全开 #mv #历史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哈喽讲宗教史之】景教进入唐朝的细节|聂斯托利派和唐朝 散篇也很有趣哦 (本平台并未收录全部节目) 后半段关于XXXX的录播就不发了~ 感谢大家收看如此冷门的节目,个人学术有限,欢迎批评指正。(当然最好是点个赞再批评) 基督教史的主要参考资料是整个宗教系列最多的,包括但不限于: 《5000年犹太文明史》——马丁.吉尔伯特 《世界宗教13讲》——武立波 《犹太人4000年》——保罗.约翰逊 《古犹太教》——马克思.韦伯 《基督教文化160问》——卓新平 《基督教史最初的3000年》——迪尔梅德.麦卡洛克 《宗教学导论》——王晓朝 《犹太教的本质》——利奥.拜克 《世界十大宗教》——黄心川 《耶稣时期的犹太世界》——查尔斯.吉尔伯特 《天主教知识读本》——任延黎 《近代教会史》——毕尔麦尔 《古代教会史》——毕尔麦尔 《中世纪教会史》——毕尔麦尔 《十字军东征:计划与组织,理性与信仰》——克里斯托弗.蒂尔曼 《十字军东征简史》——米肖.普茹拉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太平天国》——查尔斯.麦克法兰 《中国景教》——朱谦之 《基都教会史》——布鲁斯.L.雪莱 《基督教中的无神论》——恩斯特.布洛赫 《不灭的火焰:宗教改革简史》——迈克尔.里夫斯 《圣经造就美国》——杰瑞.纽科姆 《基督教史.宗教改革至今》——胡斯托.L.冈萨雷斯 《龙与上帝》——董丛林 《中国与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碰撞》——谢和耐 等等等等……基督教的参考资料实在是太多了,还有很多已经忘记了叫什么也忘记了作者是谁。 希望获得您的点赞推荐和关注。#哈喽讲宗教史
00:00 / 33: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767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9
00:00 / 2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1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29: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14: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
00:00 / 1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4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8
00:00 / 05: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