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老香客血泪总结!这条祈福路线绝了🔥避雷·拜全核心寺庙 普陀山老香客血泪总结!这条祈福路线绝了🔥省时避雷·拜全核心寺庙 嗨,我是胖头鱼🐟 一个在福建和普陀山之间往返了7年的旅游博主 这些年朝圣路上踩过的绕路坑、排队雷 真的能写一本《普陀山避雷手册》了😭 但!今年我终于摸出了一条高效祈福路线 既能拜全核心寺庙,又能省下时间静心许愿 每一步都不浪费! 福建的香客姐妹赶紧码住✨ 📍上午路线:码头→普济寺→慧济寺→法雨寺 ▪️7点前到朱家尖码头,安检半小时登岛 ▪️下船直接坐景区公交(5元)到普陀山第一大寺——普济寺 ▪️8大殿依次拜: 圆通宝殿→全家平安 普贤殿→求事业 伽蓝殿→求正财 文殊殿→求学业 (进门拜弥勒,出门拜韦陀,顺序别乱!) ▪️从普济寺附近坐公交到索道 ✅体力好:坐索道上佛顶山(单程40元)→慧济寺→走1088级台阶下山→法雨寺 ✅带娃/陪长辈:强烈建议索道往返(70元) 去年我带娃爬台阶,一半就腿软哭闹… 索道省力又保心态🙏 ▪️慧济寺山顶的白玉送子观音超灵 大雄宝殿许合家愿 ▪️法雨寺的九龙殿求平安、关公殿求财 千手观音殿消灾解厄 环境清幽,适合静心默念 📍下午路线:善财洞→梵音洞→紫竹林→南海观音→回码头 ▪️法雨寺坐公交到善财洞(10元) 记得带尾号8/9的百元钞摸三圈💵 招财旺事业,早点去不排队! ▪️步行500米到梵音洞 悬崖观海,景致治愈 适合许“化解烦恼”愿🌊 ▪️坐公交到紫竹林,步行到不肯去观音院 这里是开山祖院,历史最悠久 一定要诚心礼拜✨ ▪️最后直奔33米高南海观音 请三炷香,拜完可击掌合影📸 (岛上唯一可拍照的祈福点!) ▪️回码头:步行2公里或坐公交(5元) 带娃的建议公交,保住最后体力💪 💡福建香客专属贴士 如果你也从福建出发 别费心抢票做攻略啦! 我们帮你搞定: ✅福建⇄舟山交通衔接 ✅官方船票+门票锁定 ✅岛上路线指引 ✅带娃/陪长辈专属方案 省心省力,一心祈愿就好🎋 #普陀山攻略 #福建周边游 #祈福路线 #带娃旅行 #胖头鱼逛福建 关注我,带你用福建人的方式走遍山海✨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自然哥6月前
五台山顺朝台:一场涤荡身心的千年朝圣之旅! 五台山,如一朵盛开的五瓣金莲绽放在太行山脉。70余座佛寺错落于五座台顶之间。顺朝台这一传承千年的朝圣仪式,以顺时针方向依次朝拜五座台顶,不仅是地理空间的巡礼,更是一场直抵心灵的修行。 朝圣者自海拔2485米的鸿门岩启程,东台望海峰的云海托举着青铜色文殊殿,泛红的日出与晨钟交织。南台锦绣峰的普济寺以古佛殿闻名,保存砖石堆砌的古色古香建筑。西台挂月峰的法雷寺供奉狮子吼文殊菩萨,八功德水绕寺而流,月夜朝拜可见奇特的"佛光摄身"现象。 中台翠岩峰的演教寺内,儒童文殊金像见证着唐宋元明各代碑刻,演教寺规模宏大,采用红墙黄瓦的高规格建筑等级。北台叶斗峰以"华北屋脊"之姿傲立,海拔3061米的灵应寺供奉无垢文殊,汉白玉栏杆上凝结的冰晶折射着千年佛光。 70公里的朝台路上,玛尼堆与经幡指引方向,朝圣者与磕长头的僧侣身影在草甸上投下修长的剪影。 当五方文殊殿的香火次第点燃,朝圣者方知这趟旅程的真正意义:大朝台不是征服五座山峰,而是让五台山用它的雄浑与慈悲,将朝圣者的身心重新熔铸。正如古德所言:"朝罢五台,方知自己是未成佛的众生。" 五台山顺朝台全长70多公里,是国内十大经典徒步路线之一,一般用3天2夜走完,从鸿门岩出发,爬东台,下到大草坡,过歪头山,徒步8.5公里到达华坪垭口。穿过松树林,过公菩萨东梁,公菩萨梁,松林坡,徒步16公里到达护银沟垭口。下古道密径,过静音寺,护银沟村,在护银沟路口过马路左转,宽滩村路口右转,行走4公里公路,徒步24.6公里到达宽滩村。爬南台漂亮森林,到达南台,沿公路下南台,过气象站路口,走小路去大南庄,徒步33.7公里到达大南庄,金阁寺牌坊左转,交机耕路右转,过圣宝山寺,般若寺,到达狮子窝,沿山脊线,交公路沿公路走,徒步44.5公里到达吉祥寺,爬西台大长坡,过八功德水牌坊,继续爬坡到达西台,下西台后继续沿途佛经柱去中台,徒步52.2公里到达中台,交公路直行,到达澡浴池,过风景点,徒步57.5公里到达北台,下华北屋脊牌坊,沿大路直走,过法云寺,土路直走,徒步66.5公里返回鸿门岩,完成行程。 #五台山 #五台山祈福 #五台山风景区 #五台山大朝台 #五台山徒步大朝台
00:00 / 05: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64
#圣母殿位于晋祠西端,创建于北宋天圣(1023~1031)年间,是为祭祀西周武王后、唐叔虞之母邑姜所建。 殿作重檐歇山顶,四周绕以围廊。为适应祭祀的需要,前廊建成一深达7米的敞厅,8根柱上皆木雕蟠龙,是现存宋代建筑艺术中,时间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大殿。 据木座后吕吉墨书题记可知,彩绘塑像系宋元二年(1087)所造。 殿内尚存43尊彩绘塑像,除圣母像两侧小像是后补者外,其余都是宋初原塑。 彩塑设计 殿内正中帐内为圣母坐像:圣母坐木制方座,头戴凤冠,面部静谧慈祥,双腿盘坐,双手隐于袖中,一置胸前,一置腿上,蟒袍自两膝向下沿方座垂下,整个塑像呈稳定的三角形,形态显得特别端庄。塑像既吸收了佛教造像的传统,又据不同题材有所变化。座后屏风皆绘以水波纹装饰,也是宋代流行的手法。 殿内四周彩塑侍从人物:有几名是宦官及男装侍女,其余侍女装束为晚唐、五代的长衫或短衣长裙,头或梳双螺髻,或梳堆云髻,上裹彩色巾子。手中各持一物,有的是为帝后供奉文印翰墨,有的洒扫、梳妆,有的奉饮食,侍起居,以至奏乐歌舞等,姿态神情极为自然。泥塑虽经后世装銮,但塑造手法仍清晰可见。丰满的面庞,眉宇间细微的起伏都显露出少女的妩媚。随年龄的长幼,各有不同的性格气质和风度,他们有的持巾俯首,有的持物而立,细致的身姿动态的处理,使众多人物富有生气,体现了宋代雕塑注重人物的真实描写的特点。衣纹的塑造也体现出雕塑家高超的技艺。 衣着设计 圣母衣着绸缎,质地柔软,袍服随着人体、座垫、木座,有节奏有变化地层层垂下。侍女长裙衣纹多作程式化的表现,但帔巾、正面下垂的绶带以及所系不同形状的玉佩,不仅表现出不同的身份,更增加了造型上的变化。圣母殿彩塑表现了雕塑家处理群像泥塑所作的苦心经营。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