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2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3D打印到底是什么原理? 当“打印”这个词从纸张跃升到三维空间,3D打印便成了改变制造业的“魔法”。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打印”,而是一种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减法制造(如切割、打磨)相反,它通过“层层叠加”的方式,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物件。这种颠覆式的工艺,背后藏着一套简洁却精妙的工作逻辑。 3D打印的核心原理可以概括为“数字切片+物理堆叠”。首先需要通过3D建模软件(如Blender、SolidWorks)创建物体的三维数字模型,这个模型就像“建筑蓝图”。接着,切片软件会将这个立体模型“切”成无数层极薄的二维截面,每一层的厚度通常在0.1毫米左右,就像把面包切成薄片。这些切片数据会转化为打印机能识别的指令(如G代码),指导打印机完成每一层的塑形。 不同的3D打印技术,堆叠材料的方式各不相同,其中最常见的是熔融沉积成型(FDM)。它的工作方式类似挤奶油:打印机喷头加热热塑性材料(如PLA、ABS),使其融化成液态,然后按照切片指令在打印平台上移动,将融化的材料精确挤出并冷却凝固。一层凝固后,打印平台会下降一个切片厚度的距离,喷头继续打印下一层,直到整个物体成型。这种技术成本低、操作简单,是家庭和创客最常用的类型。 另一种主流技术是光固化成型(SLA),它利用紫外线照射光敏树脂使其固化。打印机底部装有紫外光源,树脂槽中盛满液态光敏树脂,光源按照切片图案照射树脂表面,被照射的区域瞬间凝固成固态薄片。每成型一层,打印平台就上升一层高度,让树脂覆盖新的区域,重复这一过程直至完成。SLA打印精度极高,能呈现细腻的细节,常用于制作手办、 dental模型等。 从原理到应用,3D打印的“魔力”已渗透到多个领域。在医疗领域,它能定制人工骨骼、牙齿和义肢,让治疗更精准;在航空航天领域,它可以制造结构复杂的轻量化零件,降低飞行器重量;甚至在食品行业,巧克力、披萨也能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来。这种“按需制造”的特性,不仅减少了材料浪费,还打破了传统制造对模具的依赖,让个性化生产变得触手可及。 看似复杂的3D打印,本质是将复杂问题拆解为“层层解决”的简单逻辑。从数字世界到物理世界,它用“堆叠”的艺术,正在重新定义我们制造物品的方式。
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5
00:00 / 0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2: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